卢济川说的有趣之处,当然不会真是看得好玩儿的。卢济川将这些天来,自己自进入渭州看到的山水民情好好的跟端王说了一番。
这些地里民情,端王之前虽是在地方官上的条陈上有所见。但是现在听卢济川若有所指的道来,却更是印象深刻。
二人越说越有兴味儿,见端王确实兴趣非常,几盏茶后,卢济川道:“殿下,我走访了这一圈,发现渭州大有可为。不过,这“为”字之道,一向都是人为。如想有为,必是要人手才是啊。”
这是卢济川在问自己可否能掌控渭州的意思了。端王道:“如卢卿有心在此地大展身手,人手之事,本王当是可以调度。”
端王说这话,不是无的放矢。渭州是他母家的起家之地,再加上决定送自己出京之时,兴平帝就已经对这里的地方官以及卫所军职等进行了调动,可谓是对他极为用心的。这也就是为何武镗他们拼命在路上截杀的原因了。
很好,看来,端王目前手头的势力是完全可以掌控渭州了,这样一来,自己可真是大有施为了。端王已经将自己的实力摆了出来,接下来,卢济川也要展示自己的诚意了。
卢济川根据这些天自己的观察,直指端王目前面临的大问题。现在这个渭州的封地,就是端王的根据地,可是现在这个根据地很是不稳,说白了就是没钱。
没想到卢济川竟然一针见血的指出自己目前最大的问题所在。端王精神大振,卢济川说的太对了,自己现在可不是缺钱么?不光是缺,还非常缺。
他现在的处境,可是危险无比,退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父皇当日给了他渭州这块儿让他得已喘息,可是,渭州这地儿,没什么值钱的矿产,没什么大的经济产物,土地也就中间一块儿平地,跟那些产粮大省根本没法比的。而且,那清河也是时常泛滥,就造成这边十涝九旱的。
也正因为如此,武镗才答应父皇给他这块儿自家人的地儿,不然,武镗是怎么都要阻拦的。
端王目光灼灼的看着卢济川,这卢济川竟然能指出原因,想必就有解决之道。端王紧紧的盯住了卢济川:“卢卿可有办法?”
卢济川道:“我这次自进入渭州就发现了不少流民。我觉得现在我首要的就是要改善民生,只有民生改善了,经济活了,才能做更多的事......”
是啊,养军队,打兵器,这桩桩件件都要钱啊。端王深以为然。
两人畅聊了一上午,说到最后,端王还命人请来了懂钱粮水利的幕僚,跟卢济川好好探讨,以增强卢济川计划的可行性。
先时见卢济川一个少年来拜访端王,王爷身边最得力的幕僚庄亦是不太放在心上的。虽然有王爷的一再推崇,说自己当日在弯月沟山上跟卢济川畅聊过后,感觉这人真是大才云云,庄亦也认为可能是同龄之人互相的一种欣赏,多有不实之处的。
庄亦知道卢济川的处境,还只当卢济川不过是来投靠王爷求庇护的而已。可后来,见王爷叫了几个经济大手进去,庄亦也好奇的跟了进去。
听得那卢济川侃侃而谈:“现在街上流民甚多,光是济粥,只是治标不治本,还不如以工代赈,先组织人力,清理河道......还有,将沱州那边沱河,以及梁州那边的梁河一起打通......将渭城打造成一个南来北往的枢纽中心......”
卢济川这番话说的大家都有点心潮澎湃了,庄亦也饶有兴趣的捋着胡须问道:“卢公子说的设想确实不错。沱河跟巴州相通,如果能将沱河打通,那日后可以直接由水路去巴州运盐,梁州这种边的茶叶也可运到巴州,这可真是大好事一件。”
“可是,要如何打通呢?按目前的人力,没有个几年的工夫怕是不行啊。这可耗不起的。”庄亦提的这问题非常尖锐也非常实在,端王现在可没有那么多时间耗在这上面,何况也没有钱耗在这上面。这是多费钱的事儿。
卢济川道:“这种利国利民的大事,怎只能让王爷一个人做呢。此事,王爷大可上书,请求皇上下诏要求地方一并协助的。”
卢济川这话一出,屋里顿时一静。庄亦看向卢济川的眼神里都有杀意了。
见此情形,卢济川也不卖关子了,直接了当的说道:“在下知王爷现在处境艰难,不可轻易的出头露面。可是,大家想过没有,王爷就算不是韬光养晦,而是就此沉寂,对手是不是就会就此放心,不再下杀招的?”
这当然不可能,武太尉是绝对不相信王爷就此俯首称臣的,瑞王一系现在跟端王已让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当然是要想办
这些地里民情,端王之前虽是在地方官上的条陈上有所见。但是现在听卢济川若有所指的道来,却更是印象深刻。
二人越说越有兴味儿,见端王确实兴趣非常,几盏茶后,卢济川道:“殿下,我走访了这一圈,发现渭州大有可为。不过,这“为”字之道,一向都是人为。如想有为,必是要人手才是啊。”
这是卢济川在问自己可否能掌控渭州的意思了。端王道:“如卢卿有心在此地大展身手,人手之事,本王当是可以调度。”
端王说这话,不是无的放矢。渭州是他母家的起家之地,再加上决定送自己出京之时,兴平帝就已经对这里的地方官以及卫所军职等进行了调动,可谓是对他极为用心的。这也就是为何武镗他们拼命在路上截杀的原因了。
很好,看来,端王目前手头的势力是完全可以掌控渭州了,这样一来,自己可真是大有施为了。端王已经将自己的实力摆了出来,接下来,卢济川也要展示自己的诚意了。
卢济川根据这些天自己的观察,直指端王目前面临的大问题。现在这个渭州的封地,就是端王的根据地,可是现在这个根据地很是不稳,说白了就是没钱。
没想到卢济川竟然一针见血的指出自己目前最大的问题所在。端王精神大振,卢济川说的太对了,自己现在可不是缺钱么?不光是缺,还非常缺。
他现在的处境,可是危险无比,退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父皇当日给了他渭州这块儿让他得已喘息,可是,渭州这地儿,没什么值钱的矿产,没什么大的经济产物,土地也就中间一块儿平地,跟那些产粮大省根本没法比的。而且,那清河也是时常泛滥,就造成这边十涝九旱的。
也正因为如此,武镗才答应父皇给他这块儿自家人的地儿,不然,武镗是怎么都要阻拦的。
端王目光灼灼的看着卢济川,这卢济川竟然能指出原因,想必就有解决之道。端王紧紧的盯住了卢济川:“卢卿可有办法?”
卢济川道:“我这次自进入渭州就发现了不少流民。我觉得现在我首要的就是要改善民生,只有民生改善了,经济活了,才能做更多的事......”
是啊,养军队,打兵器,这桩桩件件都要钱啊。端王深以为然。
两人畅聊了一上午,说到最后,端王还命人请来了懂钱粮水利的幕僚,跟卢济川好好探讨,以增强卢济川计划的可行性。
先时见卢济川一个少年来拜访端王,王爷身边最得力的幕僚庄亦是不太放在心上的。虽然有王爷的一再推崇,说自己当日在弯月沟山上跟卢济川畅聊过后,感觉这人真是大才云云,庄亦也认为可能是同龄之人互相的一种欣赏,多有不实之处的。
庄亦知道卢济川的处境,还只当卢济川不过是来投靠王爷求庇护的而已。可后来,见王爷叫了几个经济大手进去,庄亦也好奇的跟了进去。
听得那卢济川侃侃而谈:“现在街上流民甚多,光是济粥,只是治标不治本,还不如以工代赈,先组织人力,清理河道......还有,将沱州那边沱河,以及梁州那边的梁河一起打通......将渭城打造成一个南来北往的枢纽中心......”
卢济川这番话说的大家都有点心潮澎湃了,庄亦也饶有兴趣的捋着胡须问道:“卢公子说的设想确实不错。沱河跟巴州相通,如果能将沱河打通,那日后可以直接由水路去巴州运盐,梁州这种边的茶叶也可运到巴州,这可真是大好事一件。”
“可是,要如何打通呢?按目前的人力,没有个几年的工夫怕是不行啊。这可耗不起的。”庄亦提的这问题非常尖锐也非常实在,端王现在可没有那么多时间耗在这上面,何况也没有钱耗在这上面。这是多费钱的事儿。
卢济川道:“这种利国利民的大事,怎只能让王爷一个人做呢。此事,王爷大可上书,请求皇上下诏要求地方一并协助的。”
卢济川这话一出,屋里顿时一静。庄亦看向卢济川的眼神里都有杀意了。
见此情形,卢济川也不卖关子了,直接了当的说道:“在下知王爷现在处境艰难,不可轻易的出头露面。可是,大家想过没有,王爷就算不是韬光养晦,而是就此沉寂,对手是不是就会就此放心,不再下杀招的?”
这当然不可能,武太尉是绝对不相信王爷就此俯首称臣的,瑞王一系现在跟端王已让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当然是要想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