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住了十多天,又护送入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这时候,已是九月下旬。
    京城举行了隆重的授勋授衔仪式,十大开国元勋被授予了共和国元帅,十大将领被授予大将军衔,还有上将、中将、少将等等。军区也举行了授衔仪式,对各级将官、校官、尉官,还有士兵授予军衔。(注1)
    柳进原获授少将军衔,礼服上挂满了勋章,金灿灿的。
    拍完合影照片之后,柳进原回到家,把礼服小心地收起来。
    冬子、梅子摸了一遍又一遍。
    “爹,这一身可真威风啊!”
    冬子实在忍不住了,就把大盖帽摘下来,扣在自己头上。
    他甩着手,在客厅里迈着正步。
    “爹,您看我像不像个将军啊?”
    “像,冬子以后参军入伍,做革命的接班人……”
    柳进原看着冬子,很是欣慰。
    娃娃长大了,个子蹿起来了,有了少年的模样。
    田小苗也跑来参观,兴奋不已。
    这时候,部队上更换了新式服装,分为军礼服、常服。军礼服很庄严,都是毛呢料子,笔挺笔挺的,在庆典场合穿戴。平日里穿常服,都是大盖帽,很神气。
    因为更换服装,淘汰下来了一批老式军服。
    柳进军听到消息,就给孙梅英打电话。
    “梅英姐,内部处理的,不要布票……”
    孙梅英一听,就买了十多套。
    她和大旺留下几套,剩下的打包寄回老家。
    虽然是土黄布,样式早已经过时了。可对大旺和梅英来说,铭刻着深深的记忆。他们喜欢穿军服,即便洗得发白了,依然很喜欢。
    这时候,宿舍大院不再搞军事化管理了。
    早上听不到军号了。
    穿中山装的同志也多了,可转业干部还是喜欢穿军服。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大街上,看到那一身土黄布,就倍感亲切。
    这铭刻着一段记忆,代表着无上的荣光。
    尤其是田大旺,对部队怀着深厚的感情。
    十大元帅的画像出版了,田大旺去新华书店买了一套,挂在家里。
    他凝望着,眼里满是热切。
    如果在部队上,他也能挂上军衔,戴上大盖帽,雄赳赳,气昂昂的。
    *
    一九五五年,国民经济迅猛发展。
    可粮食不够吃,就采取了定量供应。城镇居民以家庭为单位,一家发一个粮本,按人头注明口粮定额,按月领取同等数额的粮票。
    沪上也不例外,按照劳动强度定了口粮标准。
    体力劳动者标准高,分为重体力、轻体力等,像码头工人一个月四十八斤。机关人员、教师、公司职员、店员等都是脑力劳动者,口粮不超过二十九斤。(注::大米为主食的地区)
    田大旺是二十八斤,孙梅英是二十六斤。
    小苗不满十二岁,上小学六年级,口粮二十二斤。小五一不满六周岁,口粮十二斤。三子一岁半,口粮五斤。
    算下来,还是够吃的。
    田小苗心说,梅英同志在粮店工作,怎么也不会饿着吧?况且,跟过去相比,吃得好多了,价格也很便宜。
    可这么一来,粮店里就更忙了。
    每月要发下个月的粮票。居民们来买粮食,要核对粮本,收取当月粮票。到了月底,要核销当月粮票,一笔都不能错。
    孙梅英是统计员,工作量可想而知。
    尤其是月初和月末,要加班到晚上几点,忙得是昏天黑地。她带着娃娃实在是不方便,就把三子送到了托儿所。
    托儿所是机关办的,多大的娃娃都收,有半托,也有全托。大旺是机关干部,有入托名额,就顺利地接收了。
    早上,田大旺送娃娃过去。
    三子猛一下离开妈妈,很不习惯。
    他哭闹了几天,没人搭理,就老老实实地呆着。托儿所里的娃娃不少,都被固定在坐笸里或小床上。三子适应了,就跟其他娃娃“咿咿呀呀”地说着话儿。
    田小苗放学回来,就去接五一和三子。
    三子胖乎乎的,抱不动,就驮在背上。
    她一边走,一边嘟囔着。
    “三子,姐姐要是长不高,你得负责任哦……”
    三子听不懂,搂着小苗的脖子,咧着嘴笑。五一跟在后面,用手托着三子的屁股,还趁机捏两把。
    “姐姐,我托着就不累了。”
    五一喜欢表功,田小苗就表扬几句。
    到了家,田小苗哄着三子玩。
    小家伙会走路了,不是很稳当,正是费力的时候。五一手痒痒,最爱摸三子,惹得三子去追他,弄不好就摔倒了。
    玩累了,三子犯困。
    田小苗把三子搁在小床上,围栏围着,让五一看着。
    她抓紧时间淘米,熬一锅大米粥。

章节目录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金谷飘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谷飘香并收藏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