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4
之十二月的气温挺低的,白天都只有十来度,夜晚的时候恐怕会降到几度,一人睡床一人睡地板显然不现实。何况地板也不干净,根本躺不了。
宁夏完全没有扭捏,直接占据了半边床。又看向坐在另一边紧张到根本不敢动的霍南屿,感觉自己像是要污人清白的恶霸,好笑道:“你打算坐在床边一整晚吗?难不成是在担心我对你做点什么?”
“不是。”霍南屿飞快地否认,磨磨蹭蹭了半天才躺上另外半边床,僵直保持着一个动作连翻身都没有过。
宁夏就躺在身旁,他以为自己肯定一整夜都睡不着的,不曾想迷迷糊糊地就睡了过去,一夜好眠到天光大亮。
他醒过来的时候宁夏已经起了,连早饭都买了回来。两碗白米粥、一屉小笼包,还有几个烧卖与一小碟咸菜。
“趁热吃。吃完我们还要赶路呢。”宁夏将一碗粥放到霍南屿跟前,分了他一双筷子后埋头吃起来。
白粥熬得不香,小笼包跟烧卖的味道也一般,宁夏胡乱吃了点就没胃口了。剩下的全进了霍南屿的肚子,没有浪费。
从火车站搭乘大巴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宁夏总算到了瘴气散发的源头。在这里,她感觉到了袭击自己的那个怪物的气息。
“这里好像挺荒凉的。”站在村口,霍南屿都没看到有人的身影。不经意间低头,他瞧见草丛堆里有个什么东西。扒拉开一看,是块立在土里的石碑,上面刻了三个大字:“宁家村?”
闻言,宁夏的目光也瞥向了那块石碑。被风雨侵蚀得残了一个角,石碑上沾染了尘土,看得出来很久没人打理过了。收回视线,宁夏往前进了村子,叮嘱霍南屿跟在自己身边:“进去看看再说,这里安静得太反常了。”
进到村子里面,宁夏抬眼打量着这一排排颇有排面的小别墅,禁不住啧啧出声:“外面瞧着这么破败,看不出来里边别有乾坤啊。看这别墅建的,得花不少钱吧?”
怪异的就是不只一两家修了别墅,这宁家村几乎家家建的都是小洋房、小别墅,怎么豪气怎么修。难以想象为什么一个村子里的人都修得起别墅,而毗邻的隔壁村子却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大多都是平房,这差距也委实太大了。
本想随便找个人问问情况,谁料到一排排别墅密集矗立,却没有人住的迹象。宁夏与霍南屿几乎是逛遍了大半个村子,连一个人影子都没看到。
正好见有祠堂,宁夏便想进去瞧上一眼。还没等她抬脚进去,一句吼声从身后传来:“你们干什么的?”
宁夏顿了顿,回头一看是个老婆婆,两鬓有些霜白。她冲到宁夏跟前拦着,着急得连手脚都在比划:“不能进去,会被诅咒的!”
没有否定老婆婆的话,也没有表现出不屑与不信任,宁夏顺着她的话道:“我们是回来探亲的,我一个舅母就是宁家村的人,所以趁着周末就过来看看。婆婆,你说的诅咒是怎么回事啊?”
“赶紧走吧,你那亲戚肯定早就不在村子里住了。”老婆婆摆摆手,想让宁夏他们赶紧离开。又对着四周拜了拜,嘴里念叨着神灵勿怪。
许是见宁夏好奇心旺盛,又许是很久不曾有人听她说话了,老婆婆禁不住磨,没多久就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了有关于宁家村的往事。
据她说宁家村以前并不是这样的。村子背靠着的这座山叫福泽山,山上四季如春、树木长年青绿。因有福泽神的庇佑,山脚的几个村子每年耕种收获的粮食与果蔬产量颇丰,哪怕是干旱时节,收获都比别的地方要多很多。
那时候村子里的人都很感激福泽神,还为其塑了神像供奉。可几十年前一切都变了,福泽山上的树木一夜之间枯黄,紧接着大旱三年,土地里近乎颗粒无收。
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变得难过起来,唯独宁家村在此期间发迹了。宁家村的人一个个走出大山,不出几年全都光鲜亮丽地回来,个个建起了别墅、开起了小轿车,简直羡煞旁人。
附近村子的村民就向他们取经,请教他们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宁家村的人只说做生意赚的,偶尔还会有人故作神秘,嬉皮笑脸地表示神灵庇佑。
不管怎么样,宁家村发达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的别墅也越建越多。附近村子的村民羡慕不已,以为宁家村集体奔向了富裕的道路,以后日子会过得愈加红火。
宁家村的人也是这么想的。然而好景不长,别墅倒是修了起来,等不及住进去,宁家村就开始死人了。
最先死的是年迈的村长。他在家里吃过午饭觉得有些撑,就去外面晃荡消食,这一出去就没再回来。
他的儿子一看天都要黑了,就到处去找人。结果一脚没踩稳,头朝下地栽进水田里。等不远处的人发现状况把他拖出来,他的口腔、鼻腔灌满了淤泥,已经窒息而死。
出去消食的村长也在隔天被人找到了尸体。他不知道怎么晃到福泽山上去了,可能是走得急摔了一跤。好巧不巧一根枯树枝竖在那儿,直接把他的喉咙都刺穿了,鲜血流了一地。
老子儿子两代人一
宁夏完全没有扭捏,直接占据了半边床。又看向坐在另一边紧张到根本不敢动的霍南屿,感觉自己像是要污人清白的恶霸,好笑道:“你打算坐在床边一整晚吗?难不成是在担心我对你做点什么?”
“不是。”霍南屿飞快地否认,磨磨蹭蹭了半天才躺上另外半边床,僵直保持着一个动作连翻身都没有过。
宁夏就躺在身旁,他以为自己肯定一整夜都睡不着的,不曾想迷迷糊糊地就睡了过去,一夜好眠到天光大亮。
他醒过来的时候宁夏已经起了,连早饭都买了回来。两碗白米粥、一屉小笼包,还有几个烧卖与一小碟咸菜。
“趁热吃。吃完我们还要赶路呢。”宁夏将一碗粥放到霍南屿跟前,分了他一双筷子后埋头吃起来。
白粥熬得不香,小笼包跟烧卖的味道也一般,宁夏胡乱吃了点就没胃口了。剩下的全进了霍南屿的肚子,没有浪费。
从火车站搭乘大巴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宁夏总算到了瘴气散发的源头。在这里,她感觉到了袭击自己的那个怪物的气息。
“这里好像挺荒凉的。”站在村口,霍南屿都没看到有人的身影。不经意间低头,他瞧见草丛堆里有个什么东西。扒拉开一看,是块立在土里的石碑,上面刻了三个大字:“宁家村?”
闻言,宁夏的目光也瞥向了那块石碑。被风雨侵蚀得残了一个角,石碑上沾染了尘土,看得出来很久没人打理过了。收回视线,宁夏往前进了村子,叮嘱霍南屿跟在自己身边:“进去看看再说,这里安静得太反常了。”
进到村子里面,宁夏抬眼打量着这一排排颇有排面的小别墅,禁不住啧啧出声:“外面瞧着这么破败,看不出来里边别有乾坤啊。看这别墅建的,得花不少钱吧?”
怪异的就是不只一两家修了别墅,这宁家村几乎家家建的都是小洋房、小别墅,怎么豪气怎么修。难以想象为什么一个村子里的人都修得起别墅,而毗邻的隔壁村子却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大多都是平房,这差距也委实太大了。
本想随便找个人问问情况,谁料到一排排别墅密集矗立,却没有人住的迹象。宁夏与霍南屿几乎是逛遍了大半个村子,连一个人影子都没看到。
正好见有祠堂,宁夏便想进去瞧上一眼。还没等她抬脚进去,一句吼声从身后传来:“你们干什么的?”
宁夏顿了顿,回头一看是个老婆婆,两鬓有些霜白。她冲到宁夏跟前拦着,着急得连手脚都在比划:“不能进去,会被诅咒的!”
没有否定老婆婆的话,也没有表现出不屑与不信任,宁夏顺着她的话道:“我们是回来探亲的,我一个舅母就是宁家村的人,所以趁着周末就过来看看。婆婆,你说的诅咒是怎么回事啊?”
“赶紧走吧,你那亲戚肯定早就不在村子里住了。”老婆婆摆摆手,想让宁夏他们赶紧离开。又对着四周拜了拜,嘴里念叨着神灵勿怪。
许是见宁夏好奇心旺盛,又许是很久不曾有人听她说话了,老婆婆禁不住磨,没多久就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了有关于宁家村的往事。
据她说宁家村以前并不是这样的。村子背靠着的这座山叫福泽山,山上四季如春、树木长年青绿。因有福泽神的庇佑,山脚的几个村子每年耕种收获的粮食与果蔬产量颇丰,哪怕是干旱时节,收获都比别的地方要多很多。
那时候村子里的人都很感激福泽神,还为其塑了神像供奉。可几十年前一切都变了,福泽山上的树木一夜之间枯黄,紧接着大旱三年,土地里近乎颗粒无收。
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变得难过起来,唯独宁家村在此期间发迹了。宁家村的人一个个走出大山,不出几年全都光鲜亮丽地回来,个个建起了别墅、开起了小轿车,简直羡煞旁人。
附近村子的村民就向他们取经,请教他们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宁家村的人只说做生意赚的,偶尔还会有人故作神秘,嬉皮笑脸地表示神灵庇佑。
不管怎么样,宁家村发达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的别墅也越建越多。附近村子的村民羡慕不已,以为宁家村集体奔向了富裕的道路,以后日子会过得愈加红火。
宁家村的人也是这么想的。然而好景不长,别墅倒是修了起来,等不及住进去,宁家村就开始死人了。
最先死的是年迈的村长。他在家里吃过午饭觉得有些撑,就去外面晃荡消食,这一出去就没再回来。
他的儿子一看天都要黑了,就到处去找人。结果一脚没踩稳,头朝下地栽进水田里。等不远处的人发现状况把他拖出来,他的口腔、鼻腔灌满了淤泥,已经窒息而死。
出去消食的村长也在隔天被人找到了尸体。他不知道怎么晃到福泽山上去了,可能是走得急摔了一跤。好巧不巧一根枯树枝竖在那儿,直接把他的喉咙都刺穿了,鲜血流了一地。
老子儿子两代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