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6
不知鬼不觉。
可施媛不愿意,她有个更大胆的想法,让男人帮自己将皇帝引来这里。她要把这孩子算计在先皇头上,想靠这个孩子翻身,享尽荣华富贵。
有太医院的太医帮衬,施媛成事并不艰难,果真与磕了药的先皇滚到了一起。后来装作身体不适,让先皇知道了她怀孕的事。先皇大喜过望,一点没有怀疑施媛肚子里不是他的种,对其疼爱有加。
如今先皇已逝,施媛又被先皇事先留下的遗诏赐死,这些事再瞒下去没有任何意义。不需要用刑逼问,施媛殿中的宫女就把什么都招了。
睡在偏殿中醒来的宁瑞闹着要找自己母妃,殿中伺候的宫人没有搭理他,他便跑出去想要找父皇。跑到先皇的寝殿发现那儿挂了白幡,他才知道父皇仙去了。
五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死亡是什么意思,他怔怔地没能哭出来,又被告之自己不是父皇的孩子。他不是龙子,身上流的不是皇家血脉,先皇留下遗诏要送他出宫。
宁瑞这回是真的吓哭了,哭闹着要找母妃,不过找到的只是施媛的木棺。施嫔德行有失,与其他男人厮混到一起诞下孽种,死后也不能葬入皇家园陵。因而尸首装入木棺中正要被送到施家。至于施家怎么处理这具尸首,那就是施家的事情了。
父皇死了,母妃没了,宁瑞感觉天都要塌了。见到黄袍加身的宁夏一时间都没有动作,被人提醒后瘪了瘪嘴,想往宁夏身上扑哭诉委屈。
没能近宁夏的身,他就被宫人拦住不得前进一步。宁夏悠悠地笑了:“宁瑞,不,应该要叫郑瑞了。父皇仁慈留你一命,日后出了宫好好做人吧。”
“皇姐,你不要赶我走,瑞儿以后一定会听皇姐的话,绝不忤逆皇姐的意思。”宁瑞着急得眼泪直掉,换个心软的人指不定就留他下来了。
可惜宁夏从来都不心软,就看着他呜呜地哭。说实话,模样有点滑稽。她这个十五弟从小就被宠坏了,以前见到她别说叫皇姐了,一直都是喂来喂去,没礼貌还十分讨人厌。
现在失去了最大的靠山,他倒晓得审时度势适时低头,忍下一时之气了。宁夏觉得有趣就多看了几眼,随后才叫人安排把他送走。送出皇城后找户普通人家收养,日后有怎样的造化全看他自己,是好是赖都与宁夏无关。
而那个与施媛厮混的郑姓太医同样没能保住性命。他家不算世家望族,但在皇城也是有头有脸的。郑家子嗣单薄,三代单传就这么一个儿子,都在为他相看亲事了就闹出这种事。
郑家父母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儿子竟然会与先皇的施嫔厮混在一起,可皇家不会拿这事开玩笑,说出来都是天大的丑闻。郑母知道这事时就晕了过去,郑父也是气得心气不顺。
只能说不幸中的万幸,新帝仁慈没有实行诛连,否则他们郑家上下没一个逃得脱的。至于施媛诞下的那个孩子,没人敢问被送到了哪里,郑家不敢,施家更不敢。
以为在皇权之争中站错队已经够倒霉了,施洪没想到还有更倒霉的。他一直引以为傲、能够为施家带来荣华富贵的女儿施媛,居然给先皇结结实实地戴了顶绿帽子。
这事原来是皇家秘辛,总要遮掩几分的。但宁夏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直接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让人写到了报纸上,让全黎国的百姓都知道了先皇这顶帽子有多绿,施嫔有多不检点。
死了后施媛还在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就连施家的其他人都受到了牵连。施家子女不止施媛一个,她死了倒干净,可苦了活着的兄弟姐妹。尤其是待字闺中的施家女,经受这一遭后已经没有什么名声可言,之前来提亲的人家纷纷取回了聘礼,放言娶个商户女也不愿让施家女过门。
施洪被后宅闹得头疼不已,以为事情最糟糕不过如此了,谁想还有更糟糕的在前头等着他。新帝择吉日登基,下的第一道圣旨是彻查当年叶楠通敌叛国一案。
作为此案的首告人,施洪没能躲过讯问。一开始他咬死了叶楠就是通敌叛国的罪人,别的什么都不愿意说。一用上刑,他没能熬过半柱香的时间就把自己知道的都招了。
顺藤摸瓜,当年经办此案的大臣无一幸免都落了网。他们叫嚷着自己冤枉,说处死叶楠一家都是受了先皇的旨意,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当年护国公功高盖主,在军中颇具威望、在民间也是深受百姓的爱戴。先皇疑其居心不良,想除之而后快,所以才设计使得护国公死在了战场上。追随他一道的好几个猛将同样在战场上死得悄无声息,连完整的尸骨都没能收捡回来。
叶楠因病未能一起上到战场,他满心期盼着那场战役的胜利,早早就备下好酒准备为护国公与其他几个兄弟接风洗尘。结果人没能等回来,等到的只有几具冰凉的棺材。
他无法相信护国公与几个好兄弟就这么去了,一直在查战场上发生了何事。凭护国公的用兵如神要赢得那场战役不难,何况还有几员猛将冲锋陷阵,怎么都不该这样悲凉地收场。
这一查还真让他查到了点东西,同时也引起了先皇的警觉。先皇怕叶楠不
可施媛不愿意,她有个更大胆的想法,让男人帮自己将皇帝引来这里。她要把这孩子算计在先皇头上,想靠这个孩子翻身,享尽荣华富贵。
有太医院的太医帮衬,施媛成事并不艰难,果真与磕了药的先皇滚到了一起。后来装作身体不适,让先皇知道了她怀孕的事。先皇大喜过望,一点没有怀疑施媛肚子里不是他的种,对其疼爱有加。
如今先皇已逝,施媛又被先皇事先留下的遗诏赐死,这些事再瞒下去没有任何意义。不需要用刑逼问,施媛殿中的宫女就把什么都招了。
睡在偏殿中醒来的宁瑞闹着要找自己母妃,殿中伺候的宫人没有搭理他,他便跑出去想要找父皇。跑到先皇的寝殿发现那儿挂了白幡,他才知道父皇仙去了。
五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死亡是什么意思,他怔怔地没能哭出来,又被告之自己不是父皇的孩子。他不是龙子,身上流的不是皇家血脉,先皇留下遗诏要送他出宫。
宁瑞这回是真的吓哭了,哭闹着要找母妃,不过找到的只是施媛的木棺。施嫔德行有失,与其他男人厮混到一起诞下孽种,死后也不能葬入皇家园陵。因而尸首装入木棺中正要被送到施家。至于施家怎么处理这具尸首,那就是施家的事情了。
父皇死了,母妃没了,宁瑞感觉天都要塌了。见到黄袍加身的宁夏一时间都没有动作,被人提醒后瘪了瘪嘴,想往宁夏身上扑哭诉委屈。
没能近宁夏的身,他就被宫人拦住不得前进一步。宁夏悠悠地笑了:“宁瑞,不,应该要叫郑瑞了。父皇仁慈留你一命,日后出了宫好好做人吧。”
“皇姐,你不要赶我走,瑞儿以后一定会听皇姐的话,绝不忤逆皇姐的意思。”宁瑞着急得眼泪直掉,换个心软的人指不定就留他下来了。
可惜宁夏从来都不心软,就看着他呜呜地哭。说实话,模样有点滑稽。她这个十五弟从小就被宠坏了,以前见到她别说叫皇姐了,一直都是喂来喂去,没礼貌还十分讨人厌。
现在失去了最大的靠山,他倒晓得审时度势适时低头,忍下一时之气了。宁夏觉得有趣就多看了几眼,随后才叫人安排把他送走。送出皇城后找户普通人家收养,日后有怎样的造化全看他自己,是好是赖都与宁夏无关。
而那个与施媛厮混的郑姓太医同样没能保住性命。他家不算世家望族,但在皇城也是有头有脸的。郑家子嗣单薄,三代单传就这么一个儿子,都在为他相看亲事了就闹出这种事。
郑家父母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儿子竟然会与先皇的施嫔厮混在一起,可皇家不会拿这事开玩笑,说出来都是天大的丑闻。郑母知道这事时就晕了过去,郑父也是气得心气不顺。
只能说不幸中的万幸,新帝仁慈没有实行诛连,否则他们郑家上下没一个逃得脱的。至于施媛诞下的那个孩子,没人敢问被送到了哪里,郑家不敢,施家更不敢。
以为在皇权之争中站错队已经够倒霉了,施洪没想到还有更倒霉的。他一直引以为傲、能够为施家带来荣华富贵的女儿施媛,居然给先皇结结实实地戴了顶绿帽子。
这事原来是皇家秘辛,总要遮掩几分的。但宁夏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直接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让人写到了报纸上,让全黎国的百姓都知道了先皇这顶帽子有多绿,施嫔有多不检点。
死了后施媛还在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就连施家的其他人都受到了牵连。施家子女不止施媛一个,她死了倒干净,可苦了活着的兄弟姐妹。尤其是待字闺中的施家女,经受这一遭后已经没有什么名声可言,之前来提亲的人家纷纷取回了聘礼,放言娶个商户女也不愿让施家女过门。
施洪被后宅闹得头疼不已,以为事情最糟糕不过如此了,谁想还有更糟糕的在前头等着他。新帝择吉日登基,下的第一道圣旨是彻查当年叶楠通敌叛国一案。
作为此案的首告人,施洪没能躲过讯问。一开始他咬死了叶楠就是通敌叛国的罪人,别的什么都不愿意说。一用上刑,他没能熬过半柱香的时间就把自己知道的都招了。
顺藤摸瓜,当年经办此案的大臣无一幸免都落了网。他们叫嚷着自己冤枉,说处死叶楠一家都是受了先皇的旨意,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当年护国公功高盖主,在军中颇具威望、在民间也是深受百姓的爱戴。先皇疑其居心不良,想除之而后快,所以才设计使得护国公死在了战场上。追随他一道的好几个猛将同样在战场上死得悄无声息,连完整的尸骨都没能收捡回来。
叶楠因病未能一起上到战场,他满心期盼着那场战役的胜利,早早就备下好酒准备为护国公与其他几个兄弟接风洗尘。结果人没能等回来,等到的只有几具冰凉的棺材。
他无法相信护国公与几个好兄弟就这么去了,一直在查战场上发生了何事。凭护国公的用兵如神要赢得那场战役不难,何况还有几员猛将冲锋陷阵,怎么都不该这样悲凉地收场。
这一查还真让他查到了点东西,同时也引起了先皇的警觉。先皇怕叶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