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
上一顿饭。虽然吃不饱,但不会饿得受不住。也想过找份工作养活自己,不等他们靠近店门,就会被店里的伙计捏着鼻子嫌恶地赶走,就怕他们影响做生意。
曾经也是靠种地或者做点小本生意过活的平头老百姓,被人这样嫌弃心里哪儿会好受?温饱问题让他们抛却了那点不值钱的自尊,每天靠领救济粥维持生活。
施粥的夫人小姐们带着一股高高在上的轻蔑,有些心思细腻的人察觉到了,不过仍然心怀感激,也在烦恼之后要怎么办。施粥总有结束的一天,没人施粥了这么多难民要如何生活下去。
被招收为伙计的这几十个人是幸运的,他们终结了提心吊胆、一步步迈向绝望的日子。这些都是掌柜所说的主子带来的,他们对这个神秘的主子感恩又好奇。
“主子她……”掌柜的卡了壳,心想我也不知道主子是哪家贵人,便清了清嗓音道:“她事忙,不方便见外人。你们有这份心意就好了,主子她会感受到的。”
全身焕然一新的难民们没有勉强,将这份宛如救命之恩的恩情牢牢记在了心里。
店铺招收难民为伙计确实可以缓解难民问题,主要是少有店铺愿意这么干。皇城的难民还是很多,令府衙的官员愁秃了头,就有下属进言了:“大人,现成的例子摆在眼前,咱们依葫芦画瓢不就好啦?”
“你是说让皇城的铺子招收难民?”被喊大人的官员还真思索了下可能性,随即垮了脸:“不行啊,那些铺子不乐意,本官也不能强制他们把人收留了吧?”
“属下不是说完全照搬,可以借鉴经验的。”下属凑过去小声道:“您想呀,那修堤坝、造桥什么的不得要大量的劳力?光是靠服徭役的人也不够啊。要是将那些难民吸收进劳作队伍,给他们提供吃的住的地方,适当的再给点工钱,这不比花钱专门招人要划算得多?”
“何况咱们花钱还不一定能招到人,难民却是管够的。如此一来,既解决了皇城难民扎堆的问题,又能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岂不是一举两得?”
“对呀!本官怎么就没想到呢。还是你小子主意多,大人我不会忘记你的好处!”愁秃了的官员眼睛发亮,暗想折腾了这些天,总算能睡个好觉了。
“哪里哪里,大人谬赞了。”下属搔着脑袋,笑得憨憨的,诚恳道:“其实这主意不是属下想出来的,我就是传达而已。”
“嗯?”官员顿了顿,奇怪地看向他:“那这主意谁出的?”
“公主府。”说起公主府这位下属言语间就多了一丝敬重,憨笑着解释:“前两天曦和公主派了身边的侍女碧荷姑娘过来,本来是求见大人的,只是您那会儿外出了,就将这主意说给了属下听,让属下转述于您。谁想到您忙到今天才回来,属下这才得了机会,让您拿个主意。”
“曦和公主?”秃头官员惊讶,转念一想倒也觉得合理。
他一个远房表亲的妹妹进宫做了宫女,还是在皇后娘娘殿中当值。听说皇城最赚钱的几家店铺原先是皇后娘娘当年的嫁妆之一,在曦和公主出嫁时又转赠了出去,所以现在那几家铺子的主人是曦和公主。
正巧那几家铺子就是率先招收难民做伙计的店铺。既是曦和公主名下,想来是得了公主的授意。那想出让府衙招收难民做劳力的类似主意就不难理解了,反正原理是差不多的。
靠着宁夏出的那个主意,皇城的难民问题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解决。将来等受灾的地方重新修建好,那些难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还是能再回到家乡的。
皇城扎堆的难民也让皇帝头疼了许久,这问题一得到解决,皇帝的心情骤然放晴,在朝堂上都禁不住朗声大笑,赞扬府衙的父母官懂得变通,想出的这个主意极为精妙。
被称赞的秃头官员不敢揽功,连声道微臣不敢当,紧接着就说这主意是曦和公主出的。还说曦和公主心怀大义、为人良善,不仅施粥救济难民,让名下的铺子招收难民做伙计,知道皇上心忧百姓,更是想出了这个主意为皇上分忧。
巴拉巴拉一番漂亮话讲下来,既夸了宁夏,又拍了皇帝的马屁。皇帝果然高兴不已,当即就赏了他不少好东西。还大笑出声赞叹,直言曦和不愧是皇家的公主。有担当有脑子,又时时刻刻关心着他这个做父皇的。
于是当天就赏了公主府一柄玉如意、几串色泽亮丽的珍珠。宁夏让人把东西收到库房,连打开盒子看一眼都不曾。碧荷倒是非常喜悦,告诉宁夏她的仁善之名已经在皇城传开了。特别是那些难民,直呼公主慈悲心肠,过不了多久全黎国的百姓都会知道公主有多好。
见宁夏不为所动,碧荷难得聪明一回,捂着嘴巴小声问:“难道公主早就预料到了?”
宁夏没答,神情已经说明了一切。她的确早就想到了,本就是故意为之。府衙那位大人虽然有些贪功,却是个处事圆滑的。安置难民的计策奏效后,他会在皇帝面前大大长脸,与此同时也不敢隐瞒计策出自何处。还会夸赞宁夏,把她说成是一个为皇帝分忧的好女儿,以此迎合皇帝的心理。
曾经也是靠种地或者做点小本生意过活的平头老百姓,被人这样嫌弃心里哪儿会好受?温饱问题让他们抛却了那点不值钱的自尊,每天靠领救济粥维持生活。
施粥的夫人小姐们带着一股高高在上的轻蔑,有些心思细腻的人察觉到了,不过仍然心怀感激,也在烦恼之后要怎么办。施粥总有结束的一天,没人施粥了这么多难民要如何生活下去。
被招收为伙计的这几十个人是幸运的,他们终结了提心吊胆、一步步迈向绝望的日子。这些都是掌柜所说的主子带来的,他们对这个神秘的主子感恩又好奇。
“主子她……”掌柜的卡了壳,心想我也不知道主子是哪家贵人,便清了清嗓音道:“她事忙,不方便见外人。你们有这份心意就好了,主子她会感受到的。”
全身焕然一新的难民们没有勉强,将这份宛如救命之恩的恩情牢牢记在了心里。
店铺招收难民为伙计确实可以缓解难民问题,主要是少有店铺愿意这么干。皇城的难民还是很多,令府衙的官员愁秃了头,就有下属进言了:“大人,现成的例子摆在眼前,咱们依葫芦画瓢不就好啦?”
“你是说让皇城的铺子招收难民?”被喊大人的官员还真思索了下可能性,随即垮了脸:“不行啊,那些铺子不乐意,本官也不能强制他们把人收留了吧?”
“属下不是说完全照搬,可以借鉴经验的。”下属凑过去小声道:“您想呀,那修堤坝、造桥什么的不得要大量的劳力?光是靠服徭役的人也不够啊。要是将那些难民吸收进劳作队伍,给他们提供吃的住的地方,适当的再给点工钱,这不比花钱专门招人要划算得多?”
“何况咱们花钱还不一定能招到人,难民却是管够的。如此一来,既解决了皇城难民扎堆的问题,又能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岂不是一举两得?”
“对呀!本官怎么就没想到呢。还是你小子主意多,大人我不会忘记你的好处!”愁秃了的官员眼睛发亮,暗想折腾了这些天,总算能睡个好觉了。
“哪里哪里,大人谬赞了。”下属搔着脑袋,笑得憨憨的,诚恳道:“其实这主意不是属下想出来的,我就是传达而已。”
“嗯?”官员顿了顿,奇怪地看向他:“那这主意谁出的?”
“公主府。”说起公主府这位下属言语间就多了一丝敬重,憨笑着解释:“前两天曦和公主派了身边的侍女碧荷姑娘过来,本来是求见大人的,只是您那会儿外出了,就将这主意说给了属下听,让属下转述于您。谁想到您忙到今天才回来,属下这才得了机会,让您拿个主意。”
“曦和公主?”秃头官员惊讶,转念一想倒也觉得合理。
他一个远房表亲的妹妹进宫做了宫女,还是在皇后娘娘殿中当值。听说皇城最赚钱的几家店铺原先是皇后娘娘当年的嫁妆之一,在曦和公主出嫁时又转赠了出去,所以现在那几家铺子的主人是曦和公主。
正巧那几家铺子就是率先招收难民做伙计的店铺。既是曦和公主名下,想来是得了公主的授意。那想出让府衙招收难民做劳力的类似主意就不难理解了,反正原理是差不多的。
靠着宁夏出的那个主意,皇城的难民问题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解决。将来等受灾的地方重新修建好,那些难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还是能再回到家乡的。
皇城扎堆的难民也让皇帝头疼了许久,这问题一得到解决,皇帝的心情骤然放晴,在朝堂上都禁不住朗声大笑,赞扬府衙的父母官懂得变通,想出的这个主意极为精妙。
被称赞的秃头官员不敢揽功,连声道微臣不敢当,紧接着就说这主意是曦和公主出的。还说曦和公主心怀大义、为人良善,不仅施粥救济难民,让名下的铺子招收难民做伙计,知道皇上心忧百姓,更是想出了这个主意为皇上分忧。
巴拉巴拉一番漂亮话讲下来,既夸了宁夏,又拍了皇帝的马屁。皇帝果然高兴不已,当即就赏了他不少好东西。还大笑出声赞叹,直言曦和不愧是皇家的公主。有担当有脑子,又时时刻刻关心着他这个做父皇的。
于是当天就赏了公主府一柄玉如意、几串色泽亮丽的珍珠。宁夏让人把东西收到库房,连打开盒子看一眼都不曾。碧荷倒是非常喜悦,告诉宁夏她的仁善之名已经在皇城传开了。特别是那些难民,直呼公主慈悲心肠,过不了多久全黎国的百姓都会知道公主有多好。
见宁夏不为所动,碧荷难得聪明一回,捂着嘴巴小声问:“难道公主早就预料到了?”
宁夏没答,神情已经说明了一切。她的确早就想到了,本就是故意为之。府衙那位大人虽然有些贪功,却是个处事圆滑的。安置难民的计策奏效后,他会在皇帝面前大大长脸,与此同时也不敢隐瞒计策出自何处。还会夸赞宁夏,把她说成是一个为皇帝分忧的好女儿,以此迎合皇帝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