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
催,气得方氏直说你爱结不结,我不管你了。
柳林作为大伯,自然也关心这个侄子的亲事,毕竟这会儿大房孙子都有七个了,二房这边目前为止只有禾禾这么个独苗苗,所以他特意提了这事儿。
面对柳林,柳海说话不敢像对方氏说得这么直白,但却不难让人听出他话里的推脱之意,他本人这种态度,他们也不要强硬地给他说亲,然后直接把他送入洞房,所以柳海的亲事只能不了了知。
柳海的事情后,接下来重中之重的就是柳云帆来年下场考试的事。
前后被耽搁两次,搁一般人估计都郁结于心了,可柳云帆因为有个好老师,还有个好妻子,虽然心情有过短暂的遗憾,却并未影响他太多。而且虽然被耽搁了,但伍子敬尽心尽力教他,不仅教了他科举的知识,还教他为官之道,再有柳云帆自己也愿意下功夫去琢磨,可以说这些年他的时间基本没荒废。
比起十八岁的青涩,比起二十一岁的稚嫩,即将二十四岁的他是内敛沉稳的。以他的才学,也许青涩和稚嫩时进场考试就能考出好成绩来,可要说入官场为官,那青涩和稚嫩却不不一定是好事,毕竟官场上的老油条多得是,青涩稚嫩就显得好欺负,内敛沉稳才能更好在官场上生存,是以他现在才下场并不是坏事。
“学识、为官之道这些你的老师都教你了,这两方面大伯没什么能说的,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用最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家里这有大伯,有你几个兄弟在,你不用挂心。”
“对,家里有咱们呢。”
“对,你尽管专心准备你的考试,家里的一切有咱们这些兄弟在。”
“……”
柳云帆多余的话也没说,只是给自己倒了杯酒,然后对着柳林及几个兄弟道,“大伯和兄弟们是长风最好的后盾,有你们在,长风在外头就不惧,谢谢你们。”
柳家的家风不错,一家子虽难免有些小矛盾,但在大的事情上,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拎得清,所以无论是出门赶考,还是将来要离家北上,他都不大需要挂心家里的事。
男人们吃酒说男人们的话题,女人这边喝花茶谈他们女人们的话题,不过女人中因为有叶清函在,他们聊的女人的话题,也不是一般的女人话题,而是他们自己各自手头上在做的事情。
大堂嫂先前说要做那藤编,早就开始做,并第一个响应叶大嫂的提议,跟着她一起集资办那铺子,虽然办的时间还不长却也好好赚了一波,大堂嫂心情很是不错,“我跟你大嫂以及那些加进来的人都商量好了,等现在这间铺子再稳定一些,咱们就开分号。”
“开铺子什么的我不会,但我能多编一些藤编,有了这铺子不担心被压价,每个能多挣一些钱,我也很满足。”二堂嫂是性子憨厚的,相对而言没太多的想法,但人实在,当初大堂嫂做藤编的时候,她也跟着编,这铺子她也出了点钱,却只是为了顺利将东西放里头卖,不像大堂嫂这样多投资占有比较多的股份。
堂弟媳原先一直因为自己是城里来的,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结果现在不说叶清函这个堂嫂,就是两位亲嫂子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能做的事,她却还只跟原来一样,除了孩子就是在家里做做女工,并没太大的改变,这让她感觉到了危机。
她觉得自己再不做点什么,今后会比不上两个泥腿子出身的嫂子,于是她有些焦虑地说道,“堂嫂啊,你既然能给嫂子们出这么个好的点子出来,能不能也给我出个点子,让我也能有个好营生啊?”
要她跟着一起去做藤编什么的,那肯定是不可能,她那一双娇嫩的手,可跟两位嫂子那种干重活的手不一样。
这个堂弟媳跟人说话总端着身份,叶清函其实不是特别喜欢跟她打交道,但人家开口了,她不能不回应,“藤编这东西先前还没人开铺子,我这才取巧想了这么个法子,你熟悉的女工,县城里大小的绣庄不少,加上我对这东西又不了解,并没什么好的建议。”
她这话不是推托之词,“不过,据我所知,绣庄里头卖的绣品多数价格多不低,一般人买不起,或许你可以考虑做点成本比较低的绣品,专门卖这些买不起好绣品的人。”
在堂弟媳看来,绣品这东西就该是有些身份的人才能用的,一个种田的妇人,见天风吹日晒的不说,还整天跟泥土打交道,用什么绣品都是糟蹋,当然这话她不会傻到去说出来,因为再座的除了她本人外,其他人都没少下地,她真将心理的话说出来,不过平白得罪人,“好,我会考虑堂嫂的建议。”
叶清函哪能看不出,她瞧不上自己说的话,她也不在意。
明年最迟后年,她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今后跟眼前这些年还能见几次面,估计手指头都数得
柳林作为大伯,自然也关心这个侄子的亲事,毕竟这会儿大房孙子都有七个了,二房这边目前为止只有禾禾这么个独苗苗,所以他特意提了这事儿。
面对柳林,柳海说话不敢像对方氏说得这么直白,但却不难让人听出他话里的推脱之意,他本人这种态度,他们也不要强硬地给他说亲,然后直接把他送入洞房,所以柳海的亲事只能不了了知。
柳海的事情后,接下来重中之重的就是柳云帆来年下场考试的事。
前后被耽搁两次,搁一般人估计都郁结于心了,可柳云帆因为有个好老师,还有个好妻子,虽然心情有过短暂的遗憾,却并未影响他太多。而且虽然被耽搁了,但伍子敬尽心尽力教他,不仅教了他科举的知识,还教他为官之道,再有柳云帆自己也愿意下功夫去琢磨,可以说这些年他的时间基本没荒废。
比起十八岁的青涩,比起二十一岁的稚嫩,即将二十四岁的他是内敛沉稳的。以他的才学,也许青涩和稚嫩时进场考试就能考出好成绩来,可要说入官场为官,那青涩和稚嫩却不不一定是好事,毕竟官场上的老油条多得是,青涩稚嫩就显得好欺负,内敛沉稳才能更好在官场上生存,是以他现在才下场并不是坏事。
“学识、为官之道这些你的老师都教你了,这两方面大伯没什么能说的,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用最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家里这有大伯,有你几个兄弟在,你不用挂心。”
“对,家里有咱们呢。”
“对,你尽管专心准备你的考试,家里的一切有咱们这些兄弟在。”
“……”
柳云帆多余的话也没说,只是给自己倒了杯酒,然后对着柳林及几个兄弟道,“大伯和兄弟们是长风最好的后盾,有你们在,长风在外头就不惧,谢谢你们。”
柳家的家风不错,一家子虽难免有些小矛盾,但在大的事情上,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拎得清,所以无论是出门赶考,还是将来要离家北上,他都不大需要挂心家里的事。
男人们吃酒说男人们的话题,女人这边喝花茶谈他们女人们的话题,不过女人中因为有叶清函在,他们聊的女人的话题,也不是一般的女人话题,而是他们自己各自手头上在做的事情。
大堂嫂先前说要做那藤编,早就开始做,并第一个响应叶大嫂的提议,跟着她一起集资办那铺子,虽然办的时间还不长却也好好赚了一波,大堂嫂心情很是不错,“我跟你大嫂以及那些加进来的人都商量好了,等现在这间铺子再稳定一些,咱们就开分号。”
“开铺子什么的我不会,但我能多编一些藤编,有了这铺子不担心被压价,每个能多挣一些钱,我也很满足。”二堂嫂是性子憨厚的,相对而言没太多的想法,但人实在,当初大堂嫂做藤编的时候,她也跟着编,这铺子她也出了点钱,却只是为了顺利将东西放里头卖,不像大堂嫂这样多投资占有比较多的股份。
堂弟媳原先一直因为自己是城里来的,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结果现在不说叶清函这个堂嫂,就是两位亲嫂子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能做的事,她却还只跟原来一样,除了孩子就是在家里做做女工,并没太大的改变,这让她感觉到了危机。
她觉得自己再不做点什么,今后会比不上两个泥腿子出身的嫂子,于是她有些焦虑地说道,“堂嫂啊,你既然能给嫂子们出这么个好的点子出来,能不能也给我出个点子,让我也能有个好营生啊?”
要她跟着一起去做藤编什么的,那肯定是不可能,她那一双娇嫩的手,可跟两位嫂子那种干重活的手不一样。
这个堂弟媳跟人说话总端着身份,叶清函其实不是特别喜欢跟她打交道,但人家开口了,她不能不回应,“藤编这东西先前还没人开铺子,我这才取巧想了这么个法子,你熟悉的女工,县城里大小的绣庄不少,加上我对这东西又不了解,并没什么好的建议。”
她这话不是推托之词,“不过,据我所知,绣庄里头卖的绣品多数价格多不低,一般人买不起,或许你可以考虑做点成本比较低的绣品,专门卖这些买不起好绣品的人。”
在堂弟媳看来,绣品这东西就该是有些身份的人才能用的,一个种田的妇人,见天风吹日晒的不说,还整天跟泥土打交道,用什么绣品都是糟蹋,当然这话她不会傻到去说出来,因为再座的除了她本人外,其他人都没少下地,她真将心理的话说出来,不过平白得罪人,“好,我会考虑堂嫂的建议。”
叶清函哪能看不出,她瞧不上自己说的话,她也不在意。
明年最迟后年,她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今后跟眼前这些年还能见几次面,估计手指头都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