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人不送回去等等。
    哪个细节都在告诉他,他的这个妻子比他预想的好太多。所以,听促成这门亲事的大舅子问,他很肯定地说道,“虽然还没见识过你说的她有比你强的学习能力,但无论她在婚事上的所作所为,还是进门这几天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柳家的情况不仅比叶家好,还比叶家简单,柳云帆本人的学业更是比叶长盛好不知道多少倍。叶长盛的亲事都有不少人上赶着要,柳云帆的亲事自是更不用说。
    柳云帆当初会同意这门亲事,除了叶长盛这个没吹,见天在他面前吹自己这个妹妹有多好多好外,还因为叶清函本身在外塘村的风评就很不错。
    叶长盛要读书,叶长松打小身子不好,叶家祖母年岁大,异母姐想着各种法子逃避干活,地里的活都落在叶母两夫妻身上,叶清函不忍心父母亲太过劳累,打小就跟着下地干活,虽然力气不如男人大,但她手脚快,只要不是重活,她干的活不下于成年男子,因此得了一个能干的名声。
    另外她从五岁开始就跟缠着人赤脚大夫,跟人学辩草药,学按摩。学会辨草药后,她就自己上山摘各种草药给家里人调理身体,给祖母按摩的事,一做就是十年时间。
    整个外塘村,谁不说她是个孝顺的。
    不过这些听是一回事,真正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看着她做,又是另一回事。
    “那你大可以考考她。”自家这妹子爱学习,农闲时候,只要他得空,她便会央求他教她识字。他有夫子教,学三百千还学了老长时间,可他这妹子就他得闲的时候教上那么两下,却用了比他少的时间就把三百千都记住了。
    他总觉得自家妹子要不是生错了性别,比他更适合读书科考。
    若父亲没出事,柳云帆肯定早就考她了,可眼下他都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继续读书,哪来心情考校妻子的功课。当然这话不能说,所以他含糊地说道,“那我找合适的机会考考她。”
    说起这个,叶长盛不由想到妹子要他帮忙找的书,他一直没找到,“先前她还让我帮她找农书,说想找让粮食增产的法子,可我找了一段时间也没找到合适的,你这边认识的人多,也帮着找找。”
    柳云帆当真没想到,自家妻子竟然对农书感兴趣,搁以前这么个小要求,他肯定立刻答应,可现在情况不似以往,他沉默了会儿才说道,“我现在这情况不方便出门,就算有心想帮她找书,也没那个力。不过,回头碰到谢钧,倒是可以托他帮忙找找看。”
    谢钧是粮长的孙子,家里条件不错,时不时会去城里。最重要的是他是妹妹柳叶的未婚夫,托他帮忙带本书应该不难。
    听他这么一说,叶长盛便知妹妹的书稳了,当即也不继续这话题,而是问起了柳云帆接下来的打算。柳云帆还是先前对柳家祖父说的那套说辞,听他提起钱夫子,叶长盛趁机道,“我今天上门就是为了告诉你,钱夫子让我告诉你,他没那么多讲究,你有问题尽管去问他,不用想太多。”
    柳云帆表示他会的,“回头替我谢谢钱夫子。”钱夫子会留在村里当夫子,是因为一直考不上举人,也就是说他的学识水平就到秀才这个程度,而他要不是父亲溘然长逝,没能参加今年的乡试,他有把握今年拿下乡试,可以说他的学识在钱夫子之上。
    不过,钱夫子有这份心思,他理应感谢才对。
    把夫子的话带到,又确定妹妹在柳家适应良好,叶长盛两夫妻也没留太久,坐了大半个时辰就起身告辞,没留在柳家吃饭。家里守孝不适合做荤腥的东西,拿不出好东西招待人,两夫妻提出要回家,柳云帆也没强留。
    秋收已过,家里又在守孝期间,又恰逢两人新婚,暂时没什么事情做。所以用完午膳,征得了柳云帆的同意后,叶清函跟着他一起进了书房。
    她觉得自己的运气挺好的,穿到一个性子好又识字的人身上,这让她不用想办法让自己先‘识字’再表露自己识字的事,而且她还从叶长盛那里得知原主曾让他帮忙找过农书,如此一来她看农书,而后展示慢慢展示自己上辈子所学的知识,便不会太突兀。
    有叶长盛早上的铺垫,如今叶清函跟着进书房,并不会显得太突兀。不过,柳云帆觉得他这边的书,不适合叶清涵读,“我这边除了启蒙书籍,就是四书五经等科举方面的书籍,你怕是没兴趣看。”
    这年头平头百姓家想读书很难,他并不是从小就读书的,而是自己先通过民间杂字书《新编对象四言》识得了一些字,而后被里老发现他有读书的天赋,特意找上父亲,让父亲无论如何都要送他读书。听说他有读书的天赋,父亲高兴得很,可当时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付不起束脩,并没立马送他上学。
    就

章节目录

穿成首辅的农门妻(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轻非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轻非雾并收藏穿成首辅的农门妻(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