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屋里放着一本《灵种图册》,此时图册上只有小麦的图标是亮着的,其他灵种需要达到相应的营业额才能解锁。
    忍冬对空间的灵田与灵种很感兴趣,令她不解的是,只要一拿起锅铲,关于下厨的记忆便纷至沓来。
    明明是一个没有记忆的魂体,却对厨艺了如指掌。为了完成任务、找回丢失的记忆,忍冬在后街租下了一个小店铺。
    今天便是她营业的第一天。
    .
    此时空旷的后街内,悠悠传来一股卤肉的香味,这味儿浓厚香醇,十分霸道,直往人鼻腔里钻。
    桂皮和白豆蔻的香味丝毫遮掩不了五花肉本身的肉香,深吸一口,那香味仿佛钻进了五脏六腑,口水控制不住地分泌出来。
    附近的店主们听着自己肚里传来的“咕咕”的叫声,把打扫用的抹布用力一甩,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谁家开业开这么早,存心拿味儿勾引人呢?”
    心不在焉的又抹了几下,终究还是没能忍住饥饿,上后厨折腾吃食去了。算算时间,也该吃午饭了。
    后街的店铺主营的大多是小吃,炸鸡、烤肉、锡纸粉应有尽有,天南地北的特色美食汇聚一地。
    店主们为了省钱,饿了就吃点自己卖的东西,只是这顿饭吃进嘴里,总觉得不够滋味。
    无心继续工作,店主们饭后都出来溜达,打探消息。
    “你们谁家在卤肉?味儿都飘进我店里来了。”
    “是不是老李家的菜馆?咱们这几家店也不需要用到卤肉。刚才我经过老李那,他家门还关着,谁知道早就在后厨准备新菜了。”语气中充满了被内卷的愤愤。
    “老李可真行啊,这是又琢磨出什么好吃的了。等他开店了哥几个一起去喝几杯?这味儿勾得我午饭都没吃好,馋呢!”
    几人自然点头说好,也有人提出质疑:“我在老李那吃过几次,没听说他有这手艺啊……”但想想周围几家店铺更没可能,便按捺住了内心的疑惑。
    此时那家没招牌的店铺前,一个衣着讲究的老大爷正站在门口左右踱步,时不时还朝里探头探脑,似乎是在犹豫要不要进店。
    靠得近了,空气中的卤肉味越来越浓,老大爷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这股香味的诱惑,大步一迈,走进了店门。
    这一进门,老大爷觉得自己仿佛走错了地方。
    老大爷姓林,从A大毕业后又留校任教了几十年,退休后也一直住在学校安排的教师院。后街毗邻教师院所在的小区,所以林大爷可以拍胸脯保证,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片区域。
    关于小店所在的这个偏僻的角落,林大爷知道的要比别人多一些。
    这旮旯原先是没有被规划进后街的。因为地形限制,周围的店铺不如后街中心地区密集,就连如今小店所在的区域其实也是不适合修建建筑的。只是这里到底是学校附近的黄金地段,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开发商愣是在这建起了一间小店铺。
    这间小店的户型也十分奇怪,四周并不是方方正正的,而是有一些不规则的凸起和凹陷。
    桌子摆不下几张,装修又十分有难度,距离后街中心也比较远。租下这里的店主没有哪个坚持到一年的。
    但如今原先狭窄逼仄的地方可谓是大变样。
    店主沿着墙壁设计了一圈木桌,木桌类似酒店的吧台,与墙壁严丝合缝,大大扩展了店内的空间。木桌的设计也极有特点,它没有特意绕过这些凹凸不平的地方,反而与此相辅相成。凹进去的地方因为多出一些空间,店主便在此加设了木架,现在上面已经摆了一盆盆栽,千叶兰椭圆的叶子垂落下来,带有光泽,显得店里生机勃勃。凸出来的部分则与店中间的桌椅相连接,设计巧妙,可谓是将店内的空间利用到极致。
    一张高大的长桌将顾客用餐的区域与后厨隔断,收银台就在长桌边上。上面摆着一套文房四宝,旁边还放着几块小木牌。
    因为在饭店见到这些东西很奇怪,林大爷多看了几眼。
    正在四下打量之际,就听见一道女声响起:“您有什么事吗?”
    音量不大,声音听着清冷却带着不自知的温柔。
    林大爷应声转过头去,正好对上她的视线。
    二十来岁的模样,肤色白皙,五官精致。林大爷在文学院任教几十年,陶渊明《闲情赋》中的这句“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霎时有了鲜明的形象。
    她头戴厨师帽,一身雪白的厨师服,给“瑰逸之姿”平添了几分清丽。
    此时林大爷却无心陶渊明,也无意《闲情赋》,满心满眼都被忍冬手上端着的面所占据。
    这是一碗简单的卤肉面,配料并

章节目录

我在校园文里开面馆[美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一叶霜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叶霜寒并收藏我在校园文里开面馆[美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