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更加适合她。
看着她郁闷的样子,杨佳贺也不好直说,只得想办法转移话题:“你想想,中文系的学习内容你也不是很清楚,说不定去了学校就会发现历史系更适合你呢?再说了,以你的聪明才智,肯定都能学好的,没必要太担心。”
反正都在一个学校,补贴都是一样,他们还能继续在一起,杨佳贺不是很担心。至于以后的工作问题,省城大学对口的有输出关系的工作岗位应该不少,当时学校爆出来的包分配可是吸引大家报考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呢。
别说历史系还不错,就是真分配到了什么冷门的科系,上了大学再想办法调剂就是了。或者直接双修,只是辛苦一些罢了。
杨佳贺觉得如果闫安跟自己一样继续深造,然后留在学校任教,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想到这儿,他就不再纠结,将通知书联同闫安那份一起收好,走到储物室拿出两个背篓,自己带着背篓,拉着闫安上山,“马上要过年了,我们再走一趟吧,备点年货,正好省钱了。”
接下来过完年他们处理好户口关系,就可以带着通知书和行李去学校报到了。他得提前去,闫安也正好能够回家看看,提前出发,也能避开其他人流高峰,降低出事儿的概率,所以各种东西都得提前准备起来,尤其是会花费很多钱的礼物。
“你说陈用能上他想去的学校嘛?”闫安提着个棍子一边敲打小路两边的花草,扫开一些不知名的动物,一边笑声跟杨佳贺八卦,“夏岚的通知书都下来好几天了,我们的也到了,学习小组就他还没消息,我看他最近情绪不太多,似乎有些焦心。”
说起来附近这一片考上的人还真的不少,除了他们四个之外,上门找过资料的李开泰的侄儿也考上了大专,石头村知青院的莫向北和陈天明也都榜上有名。至于杏花村的知青院,则是出了三个大专生。
整个镇上才张贴了两张红榜,流沙河经过的三个村庄就占好些,好些人都准备上门问能不能把学习资料往外卖。要知道这些复习的资料在外头买可是很耗钱的,都是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开年。
之后马上就要迎来下一波高考了,大家都专注复习,如果能得到上一波考上的人的资料,肯定是更好。
当然了,也有不少人是上门来请教经验,不过闫安性子独,本事也不小,在流言事件之后,除了村里几个原本处得好的人家,其他人都不怎么有往来了。
至于杨佳贺,他还有小姨家的几个孩子呢,不得先照顾自家人。有了这个借口后,也不需要去顾及其他去应酬上门的人。这些天他们的住处门槛都快被踩烂了,闫安总会找到借口躲出去,就杨佳贺被抓住好几次。
“别瞎担心,他成绩好得很,肯定能上的。”杨佳贺打量着四周的环境,找到了上回做好标记的地方,翻开枯枝烂叶开始挖。这是闫安种下的野淮山,这会儿采回去烘干正好磨粉带走,“对了,我表弟表妹他们也报名了下一次高考。陈南说想要去师范,到时候说不定能上夏岚的学校,那就算是夏岚的学妹了,回头你也跟她提一提,互相有个照应。”
有个熟人照顾着,杨小姨一家人也不至于太担心,那毕竟是女孩子,杨佳贺还是会适当照顾些。他小姨反正挺支持三个孩子们继续考学的,杨佳贺的成绩公布之后,她还差点儿喜极而泣呢,偷偷塞了一笔钱给他,让他留着上学的时候用。
毕竟杨小姨对自己的姐姐和姐夫一家也是认识清晰,知道他们是不会给杨佳贺一分一文,她还是想稍微照顾些杨佳贺这个懂事的孩子。
至于她自己那几个能不能考上,那就看他们自己了。她知道杨佳贺成绩好,会教人,却也不强求他一定要给陈东几个辅导,反而是常常宽慰他以自己的学习为主。
好在陈东他们的确也争气,虽然基础很差,但是很努力。这一次有杨佳贺等人试水,之后考完试,杨佳贺可是连着出了好几套题给他们做,说是跟考试的题型相似度很高,吃透了这几套题,下一次考试肯定有帮助。
陈东几个这才有了些底气,他们接下来就是闭关好好学习,查漏补缺,争取在下一次考试时取得好成绩。
“行啊,夏岚肯定是愿意的。”虽然他们四人小组在一起活动的时间比较多,可陈东他们兄妹几个也常常会来,几次下来好歹也算是认识。师范学校虽然不是很远,但是夏岚远离自己的家乡,有个认识的人应该也是件让她开心的事情。
虽然得等下一次高考,差了大半年的时间,甚至不确定陈南能不能考上。
两人有说有笑的忙活着,似乎已经进入了一种比较和谐的状态,虽然没有明确地说在一起,但是都默认是收到了通知书就是等于宣告。闫安反正不可能表白,不知道为什么杨佳贺也在这件事上沉默。
于是,他们两人就这么奇怪地,似乎没有正式的说在一起但是比一般的情侣还要亲密,以一种非常暧昧的状态相处着。
闫安对山上的情况是了如指掌,两人除了采挖淮山之外,还抓了一头小羊,套了两只小野猪,收获颇丰地往山下走去。这会儿他
看着她郁闷的样子,杨佳贺也不好直说,只得想办法转移话题:“你想想,中文系的学习内容你也不是很清楚,说不定去了学校就会发现历史系更适合你呢?再说了,以你的聪明才智,肯定都能学好的,没必要太担心。”
反正都在一个学校,补贴都是一样,他们还能继续在一起,杨佳贺不是很担心。至于以后的工作问题,省城大学对口的有输出关系的工作岗位应该不少,当时学校爆出来的包分配可是吸引大家报考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呢。
别说历史系还不错,就是真分配到了什么冷门的科系,上了大学再想办法调剂就是了。或者直接双修,只是辛苦一些罢了。
杨佳贺觉得如果闫安跟自己一样继续深造,然后留在学校任教,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想到这儿,他就不再纠结,将通知书联同闫安那份一起收好,走到储物室拿出两个背篓,自己带着背篓,拉着闫安上山,“马上要过年了,我们再走一趟吧,备点年货,正好省钱了。”
接下来过完年他们处理好户口关系,就可以带着通知书和行李去学校报到了。他得提前去,闫安也正好能够回家看看,提前出发,也能避开其他人流高峰,降低出事儿的概率,所以各种东西都得提前准备起来,尤其是会花费很多钱的礼物。
“你说陈用能上他想去的学校嘛?”闫安提着个棍子一边敲打小路两边的花草,扫开一些不知名的动物,一边笑声跟杨佳贺八卦,“夏岚的通知书都下来好几天了,我们的也到了,学习小组就他还没消息,我看他最近情绪不太多,似乎有些焦心。”
说起来附近这一片考上的人还真的不少,除了他们四个之外,上门找过资料的李开泰的侄儿也考上了大专,石头村知青院的莫向北和陈天明也都榜上有名。至于杏花村的知青院,则是出了三个大专生。
整个镇上才张贴了两张红榜,流沙河经过的三个村庄就占好些,好些人都准备上门问能不能把学习资料往外卖。要知道这些复习的资料在外头买可是很耗钱的,都是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开年。
之后马上就要迎来下一波高考了,大家都专注复习,如果能得到上一波考上的人的资料,肯定是更好。
当然了,也有不少人是上门来请教经验,不过闫安性子独,本事也不小,在流言事件之后,除了村里几个原本处得好的人家,其他人都不怎么有往来了。
至于杨佳贺,他还有小姨家的几个孩子呢,不得先照顾自家人。有了这个借口后,也不需要去顾及其他去应酬上门的人。这些天他们的住处门槛都快被踩烂了,闫安总会找到借口躲出去,就杨佳贺被抓住好几次。
“别瞎担心,他成绩好得很,肯定能上的。”杨佳贺打量着四周的环境,找到了上回做好标记的地方,翻开枯枝烂叶开始挖。这是闫安种下的野淮山,这会儿采回去烘干正好磨粉带走,“对了,我表弟表妹他们也报名了下一次高考。陈南说想要去师范,到时候说不定能上夏岚的学校,那就算是夏岚的学妹了,回头你也跟她提一提,互相有个照应。”
有个熟人照顾着,杨小姨一家人也不至于太担心,那毕竟是女孩子,杨佳贺还是会适当照顾些。他小姨反正挺支持三个孩子们继续考学的,杨佳贺的成绩公布之后,她还差点儿喜极而泣呢,偷偷塞了一笔钱给他,让他留着上学的时候用。
毕竟杨小姨对自己的姐姐和姐夫一家也是认识清晰,知道他们是不会给杨佳贺一分一文,她还是想稍微照顾些杨佳贺这个懂事的孩子。
至于她自己那几个能不能考上,那就看他们自己了。她知道杨佳贺成绩好,会教人,却也不强求他一定要给陈东几个辅导,反而是常常宽慰他以自己的学习为主。
好在陈东他们的确也争气,虽然基础很差,但是很努力。这一次有杨佳贺等人试水,之后考完试,杨佳贺可是连着出了好几套题给他们做,说是跟考试的题型相似度很高,吃透了这几套题,下一次考试肯定有帮助。
陈东几个这才有了些底气,他们接下来就是闭关好好学习,查漏补缺,争取在下一次考试时取得好成绩。
“行啊,夏岚肯定是愿意的。”虽然他们四人小组在一起活动的时间比较多,可陈东他们兄妹几个也常常会来,几次下来好歹也算是认识。师范学校虽然不是很远,但是夏岚远离自己的家乡,有个认识的人应该也是件让她开心的事情。
虽然得等下一次高考,差了大半年的时间,甚至不确定陈南能不能考上。
两人有说有笑的忙活着,似乎已经进入了一种比较和谐的状态,虽然没有明确地说在一起,但是都默认是收到了通知书就是等于宣告。闫安反正不可能表白,不知道为什么杨佳贺也在这件事上沉默。
于是,他们两人就这么奇怪地,似乎没有正式的说在一起但是比一般的情侣还要亲密,以一种非常暧昧的状态相处着。
闫安对山上的情况是了如指掌,两人除了采挖淮山之外,还抓了一头小羊,套了两只小野猪,收获颇丰地往山下走去。这会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