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她放回去才往外走,“晚上陈用说带一套书来给你们看看,你最好提前叫一下夏岚。”
    说起来他们的学习资料一直都是靠着闫爸和陈用的关系在收集,杨佳贺会做简单的归纳总结,而夏岚则是负责誊抄,她的字迹工整,看起来也舒服些。
    这一次拿到的资料听说是很珍贵的,开放高考的消息已经陆陆续续传了过来,大家都在努力,就更为难得。杨佳贺相信,只要吃透了这一套资料,他们应考的成绩应该能再上一个台阶。
    成绩越好,能选择的学校和相关的专业就更多了。
    而且,他当然得比闫安成绩好啊,不然难道还等她迁就自己?!
    等杨佳贺走后,闫安转身就进了自己的库房,接下来要去山上走一趟,有些紧缺的东西得列了单子赶紧收回来。要知道现在上山的人多了,她的小据点也越来越少,收集东西都得花大力气呢。
    原本一直能靠着山上的药材换钱,现在村里头有了个小流水线,一些便宜的药材她就没有再处理。只挑着山上贵重些的药材炮制,换到的钱也不是小数目,这段时间累积下来,供她自己读书反正是绰绰有余。
    更何况,听说考上大学的学生们都会有相应的补贴,省俭一些,日子想来应该不会很难。
    至于村里头的工坊现在都在镇上过了明路了,为了扩大这些药材的销量,不仅仅会简单的炮制,还会做其他加工。比如她今天给杨佳贺的药茶,还有不少野山药和其他药材磨粉做成的糊糊等等。
    这些东西经过镇上医生的指导,包装成基础的保健产品,已经有了一定市场。相信接下来就是没有了闫安,石头村的众人也能够自己完成这一项工作。
    而闫安正是这样盘算和按着计划在操作的,留下这么一个发财的计划让他们为之努力,才不会将自己看作是所有物绑在石头村这儿。之后她上大学也好,返城也好,阻拦也会小很多很多。
    闫安从来不相信人性,她只相信自己。
    简单定下来要收集的东西,她去上工的时候顺带绕过去跟夏岚通了口风。而知青院的其他人显然也是看到了她们的小动作,各有猜测,暗地里嘀咕她们的也不少。在高考即将恢复的消息暗暗传开后,大家就更乐意盯着她们了。
    除了希望能从她们那儿得到一些消息之外,更想混到她们的队伍里,分享她们的学习资源。只可惜闫安跟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交情,想要通过这样的方法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
    第22章 武功小成
    “闫安,动作快一点,再耽误天都亮了。”一大早杨佳贺就带着陈用来跟闫安集合,准备一起上山去。他倒是想要过二人世界来着,只可惜陈用这个电灯泡甩也甩不掉,只能带着他了。
    他们没有进屋,就在窗边喊了一句,等着闫安出来汇合。
    先前杨佳贺常常会带着表弟们上山,陈用有空的时候也会一起。他们俩学着闫安的做法,掏了一笔钱跟村里人租了个房子,独门独户的,有些事儿做起来也方便很多。
    至于这一笔支出,对于他们俩来说其实不算是负担,反倒是因为有了独立的空间,两人赚钱速度是越来越快了。加上偶尔会来找他们的陈家兄弟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的,叫人羡慕。
    闫安早就起来了,装好了自己的背篓,关上门就跑去跟他们集合。这一次上山,她没打算带豆丁他们。
    在村里的小作坊和养鸡场建起来之后,小孩儿们有了去处。像豆丁这么大的孩子,每天去养鸡场帮忙,能算半个大人的工分了。对于富裕的家庭来说可能没什么,但是半大的孩子吃穷老子,能贴补一些自然是更好的。
    其他人忙着夏收,接下来还要顾着二次播种,赶着天气好赶紧将粮食晒干,翻田种下第二波。老人和孩子们将其他不太劳累的活儿都接过去,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也算是给年青一辈的人减轻负担了。
    “就你?”杨佳贺果然有些奇怪,一般来说她都会带上豆丁,这些日子来他也都习惯了。“我以为豆丁会跟你一起呢,他上回还叫我教他放笼子。”
    杨佳贺最擅长的还是捉鱼虾等水产,黄鳝肥的季节里,光是泥鳅黄鳝就足够他们过嘴瘾了。豆丁拜了闫安为师,杨佳贺常常往她这儿送东西,豆丁跟着蹭了不少,对他的这个技能是羡慕得不行,一直都想学来着。
    之前一直念叨,但是总是错过,偶尔一两次凑到一起吧,也只能给讲些大概,还是需要更多的实践,从中学习。
    “荷花婶给他报了个名儿,正式在养鸡场干活儿了,能拿好几个工分。”闫安随口解释道,“这几天跟打了鸡血似的,可没时间跟着我,连练功时间都推到了晚上去。”
    她反正是不介意,只要他的进度跟得上就好。
    陈用看着两人聊天儿,也不插嘴。他心里有数,缠着杨佳贺让对方同意带自己上山的一个条件就是,不打扰他们俩交流感情。在陈用看来,这俩其实是很搭的,如果真能走到一起也算是天赐良缘了。
    他自己就从来

章节目录

七零种田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我来就山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来就山的并收藏七零种田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