龉,虽然这很难。
听到这个消息,几个人的脸色也转好了些。石头村位置不算好,从村里到镇上路也不好走,若是能蹭一蹭村里的拖拉机那就再好不过了。
闫安可不管这么多,她知道自己能上山之后赶忙就开始了准备工作。上山一趟不容易,除了武装好自己之外,还带了最近做好的弹弓。为了这玩意儿,她可是花了不少钱,毕竟这时候的牛皮筋不好搞。
上山除了采蘑菇摘野菜,当然是打猎。野鸡野兔都不拘着,她大半个月没吃到肉,现在想一想从前的那些肉菜都流口水。给她一只鸡,能想到至少十种做法。闫安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居然会馋成这样,简直有辱她魔教圣女的身份。
收拾好东西的闫安背上一个半旧的背篓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
这是她用五颗大白兔奶糖从小豆丁那儿换回来的,原本知青院分给她的那个破旧且丑,被她嫌弃得不行。听小豆丁说他爹做背篓的手艺是全村第一才起了心思,半旧的背篓换五颗大白兔,双方都觉得占了好大便宜。
夏岚也背着个背篓,跟在闫安身后往山上走去。两人没说话,却也不尴尬,毕竟都不是话多的人。
其实最近大家能感受到闫安的变化,尤其是跟她还算是比较熟的夏岚。虽然闫安在流沙河落水的消息没有传出,但是她病了一场之后移了性情的事儿却是全村人都知道。毕竟这段时间秋收她一直都在干活儿,手脚利索不说,还不喊苦不喊累的,大家都有目共睹。
可能是褪去了身上属于城里人的娇气,村里人对她改观了很多,走在路上也有人跟她打招呼了。
第4章 收获满满
一路往山上走,半路就跟男知青们分开,之后陆陆续续有人加入她们的行列,一同往山上去。闫安听着这些妇人闲聊,接收着各种消息,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
这几天她特意跟小豆丁打听了,对石头村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甚至还看好了一处理想位置准备等过些日子就跟村长报备之后搬过去。想来以她目前手上的钱,应该足够在村子里租个房子并且买好家具安顿自己了。
刚到山脚下,闫安身边就挤过来一个人,她定睛一看,认出这是小豆丁的娘荷花婶。说起荷花婶,也算是石头村一奇人,妇人爱聚在一起说闲话是常态,可真没人做到了她的这个程度。
现在说她是石头村的包打听绝对没人反驳。
当然了,她并不是个爱卖弄是非的人,也不会因为这么一个喜好就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本质上她就是个勤快踏实的农村妇女,为人处世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村里颇受欢迎。只是她跟小豆丁憨厚老实不爱说话的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常常会被村人拿来打趣。
荷花婶知道儿子最近跟新来的知青挺好的,还常常能从对方手里换到一些奶糖,也挺开心。农村人家一年到头就那么点收入,她就是再疼爱孩子,也不可能拿钱给他买糖吃。在她看来,用家里半旧不新的东西跟闫安换还真有些亏心呢。
“闫知青啊,我听豆豆说你看上了我隔壁的房子,想租下来?”荷花婶不好意思直接问她是不是跟知青院的人处不来,只能旁敲侧击。消息灵通的她可是清楚李爱明对她很有敌意,时常针对她呢。
这个时候可不流行租房,石头村的大多数人都是世代居住在这儿,人口大普查村里分了一次房子,宅基地并不值钱,只是大家并不富裕,空置的房子不多,合心意的房东更是少之又少。
说起来荷花婶隔壁这一家也是可怜,李大头原本可是村里头数一数二富裕人家,三间青砖瓦房立在那儿就是最好的见证。一共就两个儿子,一个当兵,一个是镇上酒厂的工人,娶妻生子,日子和美着呢。
结果大儿子死在了战场上,只留下一个孙女,二儿子在跟着车队出差送货的时候发生意外,车毁人亡,仅留下一个孙子。
随后,两个儿媳妇也都相继去世,仅留下李大头和妻子带着孩子过活。两人的年纪倒不算大,还能干活儿,加上大儿子有部队发放的阵亡的抚恤金,二儿子有工厂的意外身亡补助,其实日子过得还不错。
只是村人有些迷信,又嫉妒他们家的这日子,暗地里没少编排闲话,说他们命硬之类的。
荷花婶家跟他们一直是邻居,房子就在村尾的位置,距离村中心还有些远,平日里互帮互助,很是和睦。她知道闫安想要租房子的时候还挺高兴的,一来孩子们要上学了,李大头他们也老了,多个收入总算是好的,二来,根据豆豆的反馈,闫安的性子还算不错,也能处得来,应该不至于烦扰了李大头他们的生活。
闫安清楚自己不可能住进那三间砖瓦房,而是看上了李大头家后头的两间厢房。那是他们原先的住处,留着给二老以后养老的,跟前排房子还隔着天井,个人的隐私有了一定的保证。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李大头家是有围墙的。
荷花婶自然知道村里人的嘴巴有厉害,稍稍露出什么,只会对双方都造成困扰。她凑过头跟闫
听到这个消息,几个人的脸色也转好了些。石头村位置不算好,从村里到镇上路也不好走,若是能蹭一蹭村里的拖拉机那就再好不过了。
闫安可不管这么多,她知道自己能上山之后赶忙就开始了准备工作。上山一趟不容易,除了武装好自己之外,还带了最近做好的弹弓。为了这玩意儿,她可是花了不少钱,毕竟这时候的牛皮筋不好搞。
上山除了采蘑菇摘野菜,当然是打猎。野鸡野兔都不拘着,她大半个月没吃到肉,现在想一想从前的那些肉菜都流口水。给她一只鸡,能想到至少十种做法。闫安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居然会馋成这样,简直有辱她魔教圣女的身份。
收拾好东西的闫安背上一个半旧的背篓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
这是她用五颗大白兔奶糖从小豆丁那儿换回来的,原本知青院分给她的那个破旧且丑,被她嫌弃得不行。听小豆丁说他爹做背篓的手艺是全村第一才起了心思,半旧的背篓换五颗大白兔,双方都觉得占了好大便宜。
夏岚也背着个背篓,跟在闫安身后往山上走去。两人没说话,却也不尴尬,毕竟都不是话多的人。
其实最近大家能感受到闫安的变化,尤其是跟她还算是比较熟的夏岚。虽然闫安在流沙河落水的消息没有传出,但是她病了一场之后移了性情的事儿却是全村人都知道。毕竟这段时间秋收她一直都在干活儿,手脚利索不说,还不喊苦不喊累的,大家都有目共睹。
可能是褪去了身上属于城里人的娇气,村里人对她改观了很多,走在路上也有人跟她打招呼了。
第4章 收获满满
一路往山上走,半路就跟男知青们分开,之后陆陆续续有人加入她们的行列,一同往山上去。闫安听着这些妇人闲聊,接收着各种消息,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
这几天她特意跟小豆丁打听了,对石头村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甚至还看好了一处理想位置准备等过些日子就跟村长报备之后搬过去。想来以她目前手上的钱,应该足够在村子里租个房子并且买好家具安顿自己了。
刚到山脚下,闫安身边就挤过来一个人,她定睛一看,认出这是小豆丁的娘荷花婶。说起荷花婶,也算是石头村一奇人,妇人爱聚在一起说闲话是常态,可真没人做到了她的这个程度。
现在说她是石头村的包打听绝对没人反驳。
当然了,她并不是个爱卖弄是非的人,也不会因为这么一个喜好就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本质上她就是个勤快踏实的农村妇女,为人处世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村里颇受欢迎。只是她跟小豆丁憨厚老实不爱说话的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常常会被村人拿来打趣。
荷花婶知道儿子最近跟新来的知青挺好的,还常常能从对方手里换到一些奶糖,也挺开心。农村人家一年到头就那么点收入,她就是再疼爱孩子,也不可能拿钱给他买糖吃。在她看来,用家里半旧不新的东西跟闫安换还真有些亏心呢。
“闫知青啊,我听豆豆说你看上了我隔壁的房子,想租下来?”荷花婶不好意思直接问她是不是跟知青院的人处不来,只能旁敲侧击。消息灵通的她可是清楚李爱明对她很有敌意,时常针对她呢。
这个时候可不流行租房,石头村的大多数人都是世代居住在这儿,人口大普查村里分了一次房子,宅基地并不值钱,只是大家并不富裕,空置的房子不多,合心意的房东更是少之又少。
说起来荷花婶隔壁这一家也是可怜,李大头原本可是村里头数一数二富裕人家,三间青砖瓦房立在那儿就是最好的见证。一共就两个儿子,一个当兵,一个是镇上酒厂的工人,娶妻生子,日子和美着呢。
结果大儿子死在了战场上,只留下一个孙女,二儿子在跟着车队出差送货的时候发生意外,车毁人亡,仅留下一个孙子。
随后,两个儿媳妇也都相继去世,仅留下李大头和妻子带着孩子过活。两人的年纪倒不算大,还能干活儿,加上大儿子有部队发放的阵亡的抚恤金,二儿子有工厂的意外身亡补助,其实日子过得还不错。
只是村人有些迷信,又嫉妒他们家的这日子,暗地里没少编排闲话,说他们命硬之类的。
荷花婶家跟他们一直是邻居,房子就在村尾的位置,距离村中心还有些远,平日里互帮互助,很是和睦。她知道闫安想要租房子的时候还挺高兴的,一来孩子们要上学了,李大头他们也老了,多个收入总算是好的,二来,根据豆豆的反馈,闫安的性子还算不错,也能处得来,应该不至于烦扰了李大头他们的生活。
闫安清楚自己不可能住进那三间砖瓦房,而是看上了李大头家后头的两间厢房。那是他们原先的住处,留着给二老以后养老的,跟前排房子还隔着天井,个人的隐私有了一定的保证。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李大头家是有围墙的。
荷花婶自然知道村里人的嘴巴有厉害,稍稍露出什么,只会对双方都造成困扰。她凑过头跟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