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地里?面,又分为下等田、中等田、上等田,有育过苗的,和没有育苗的,另还有其它方法的,将其中最好的几种记录在册,写上详细耕种方法。
    “现在已?经收割好了的,是琉国的品种?”唐林看着册子,问道?。
    “正是,小的到如今都不敢相信,本应早点?告诉唐知县,却还想再稳妥一些,收割完再说。”
    “琉国这稻极好,去岁同其它稻种一同种下,结果?只用了五十?几日便成熟了,收割下来,收成极高。”
    唐林仔细看着册子,这个稻谷有点?像占城稻,如今宁朝南方大多数都是采取双季稻种植,也已?有了早稻、晚稻之分,只是这些都比不上占城稻耐旱啊!
    若是有了占城稻,那么南方地区抗旱的能力便会强上许多,部分北方地区也能种,再加上种植周期短、适应性强,可以说是极好的良种。
    “孟斗子,如今不过七月,你再试着在那五十?亩耕地上种那琉国良种,减少浇水,看其变化,这庄子里?不是还有刚开垦的地吗?也种上几亩。”
    孟鱼听到后有些惊讶,稻种精贵,这样做的话,真的不会颗粒无收吗?
    就连那些老农也都瞪大了眼睛,要是这样都能活,这个稻种绝对会是干旱时的救命良药。
    将西瓜和稻种的事情?处理好,天色就不晚了,唐林回?到家时,天色渐晚,只是家里?人还在等着他回?来。
    吃完饭,同家人说了会儿话后。
    唐林便抱着小满去书房,婴孩一天一个样,刚出?生那只小猴子,也变成了一个白嫩嫩的胖娃娃。
    为了小满,唐林特?意在书房里?放了摇床,自己办公时,一抬眼就能看到孩子。
    将稻种和西瓜的事情?又梳理了一遍,唐林有了大概的章程,将它们放在架子上,打?算每月都去庄子看一看,将其中变化一一记下。
    在唐林处理这些事情?的功夫,唐小满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睡得正香。
    林伊娘进?来时,就看到唐林站在书桌旁,对着儿子画画,凑近一看,嗯,形神皆具,就是动作不雅。
    “婉婉怎么来了?”唐林轻声问道?。
    “现在都酉时了,见你还未带小满回?来,可不得来看看。再过一会儿,他就得吃奶了!”
    话音刚落,小满就在摇床上哼唧哼唧地叫唤起?来,两三下后,嚎啕大哭!
    唐林手忙脚乱的抱起?他,林伊娘哄着,将他接了过去,快速走到偏房,乳母早已?等候在那里?。
    吃饱喝足后,唐小满继续酣睡,而唐林的画作也已?完成,唐小满嚎啕大哭的样子完美呈现!
    作者有话要说:西瓜是在南宋时普及的,北宋也有,但不多。
    阿呆又看到了寒瓜的记载,就结合了一下!
    第115章
    九月, 朝廷总算选定了市舶司副提举的人选,此人名叫孙俭,已过而立之年, 本是?正七品户部主事,齐尚书极力推荐, 才外?派到了市舶司。
    收到任命后, 孙俭叫家人收拾东西?准备前往临海县。
    孙夫人指挥着婢女收拾行装, 见?到孙俭坐在位置上喝茶,便问道:“官人,可是?要将家具全部带上?”
    “拉上吧!这次外?任怕是?要好些年。”
    “那再好不?过,我们的宅子便可以租赁出去了, 每年又能得一笔银子呢!”孙夫人盘算着。
    孙俭皱了皱眉, 说道:“这些事情,你看着办就行,我去柳柳那。”
    随后,他径直走了出去,去了柳小娘地方。
    孙夫人见?他这样,面带怒意, 却也不?好多说什么,将家里物什都安排好后, 就去了一双儿女地方, 看看他们收拾的怎么样。
    临海县,唐林知道副提举要来就任后,就让人将市舶司旁的宅子收拾出来了一座。
    自从市舶司的官员胥吏越来越多后, 唐林便在市舶司后面新造了一座庄子,内里并无田地,而是?一座座院子, 方便市舶司的官员入住,而且,价格也比城西?便宜许多。
    如今除了县城外?,市舶司周围算是?最热闹的地方了,所以唐林便将市舶司周围也开发出来了,虽然不?能有街市,但?住宅、仓库之类的却是?可以的。
    所以经过设计后,唐林用了市舶司账上的银子,在市舶司附近靠近大?路的地方建了仓库,供商队租借。
    而市舶司后面,建了一座庄子,同市舶司相连,算是?市舶司官员的住宅。
    除了郭家因为?郭郎君在临海县开了家医馆,不?便搬过来外?,其?余官员胥吏尽皆住到了市舶司后面的庄子里,进?出市舶司极为?方便。
    孙俭乘着海船来到海港码头,他自诩见?过许多码头,但?从未见?过如此大?的,大?大?小小的船只密密麻麻,却又井然有序。
    一家人下船后,孙家大?郎孙沢新奇地打量着周围,说道:“父亲,早听

章节目录

科举之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阿呆点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阿呆点点并收藏科举之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