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一点。
唐林休息好后,离下午念书还有一刻钟时间,看到林砚也睡着,就去叫醒了他,一起去房间洗个脸,清醒一下。
下午,因为休息过的原因,唐林的精神还不错,听完先生讲课后,又向先生请教了之前积攒下来的问题,就开始练字。
常先生看到唐林的字,其布局合理,字形端正,但是内里用笔轻重不分,还未有其筋骨,但想到唐林的年纪,又觉得已经不错了。
常先生指出了唐林写的不够到位的地方,又去自己的书房里拿出一本字帖,让唐林加以练习。
唐林向常先生行了一礼,最近不管怎么练,他的字还是没什么进步,就连李先生也看不出问题在哪里。如今常先生提出来了,唐林也就知道自己的不足,在用笔方面更用了些心思。
这时,从门外进来了一个青年,国字脸,五官端正,不过那一身书生气,使他比普通人醒目了些,他走到了常先生面前,道了声父亲,原来是常先生的儿子,听说今年已经考上了童生,可惜没过院试,现在在教蒙童,蒙童那儿下学后,他就到这儿来把常先生布置的课业交给他批阅,再由常先生指导。
看到自己的儿子来了,常先生让他坐到前面去,等他看完每个学生的字后,再去看他的文章。
唐林看着自己今天写的大字,十分满意,比起以前来进步了很多,虽然有些笔画会过轻过重,但他相信,只要以后加以练习,定会写出一手好字。
之后,林墨林砚带着唐林去拿食物,看起来还不错,虽然没有肉,但是给足了量,三个人走去唐林的房间里吃,唐林看到周深还待在里面,问他们:“你们不叫上你们的表兄吗?”
林砚回头看了一眼周深,皱着眉说:“周表兄读书比我们用功多了,还要在里面看会儿书,看完了才会去拿饭菜吃。”
这话听起来阴阳怪气的,想到这是他们的家事,也就不再多问了,吃完饭后,唐林先走了几圈,林墨和林砚也跟着一起。然后趁着还有日光,三个人把今日所学的内容复习了一遍,相互讨论,效率竟比以前高了不少。
而林墨和林砚也发现唐林的学识居然不比他们差,甚至还要好上一些,顿时,激起了他们的好胜心,更加认真。
等到了天气完全黑了,他们才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周深已经用完饭了,现在房间里看书,看到两个表弟这么晚才回来,说道:“你们和那个唐林干什么去了?那个小子看起来家境一般,午休时还睡觉,一看就是个不学无术的,你们下次离他远点。”
“唐林很好,我们一起看书学习,收获良多。而且,午休睡觉怎么了?睡了之后下午更精神了,不好吗?哦,一定要和你一样,拿着本书看才好啊?”林砚立马反驳回去。
“表兄,林弟的学问跟我们不相上下,甚至有些地方的见解远超我们,并不是不学无术之人。”林墨也解释道。
“看来这个唐林还真有本事,就相处了一天,你们两个都帮着他说话,那我也不管你们了。”听他们说唐林的好话,周深反而更气了,想着,等下次月考,成绩下降,就有他们好看的。
三人不再多话,各自安睡。
2第21章
如此过了两三日,唐林已经适应了学堂的生活,今天下学后,唐林想要去妙笔书斋一趟,上次他看到一些书生在那边抄书,就想着,他的字还算端正、清楚,应该也可以在那边抄书,这样既可以练字,又可以贴补家用。
林墨和林砚听到唐林想要去书斋后,也心有异动,但林墨考虑到现在离月考只有十来日的功夫了,就想多看会儿书。
林砚就没这么多顾虑,直接和唐林一起去书斋,正好,他想要买些纸,最近练字太费纸,得多买点,顺便帮林墨也备上一份。
私塾离妙笔书斋很近,过一条街就到了,唐林刚进去,就看到了上次的伙计申二,他正在招呼客人,唐林没有去打扰他,想去问问书斋掌柜。
林砚知道唐林的有事,就没有跟着他,自己去另一边挑纸。
上次唐林来买书,并没有接触到书斋的掌柜,所以也不知道书斋掌柜是何人。
眼睛四处搜寻了一下,看到在书架那儿站着个人,其举止不似书生,也不像是伙计,就走过去,正好看到书架上有本《论语》,顺手拿起来翻看,然后,就忘记自己的来意了……
这本书是关于《论语》的,内里还有他人的注释,这些注释与常秀才所说不太一样,但又能相互印证,正是得用的,唐林看着这本书,心里有些意动,想着,如果此书不超过一两银子的话,他倒是能将其买下。
邓掌柜看到一个小童朝着自己走过来,本以为是找自己的,结果却从旁边的书架上拿起了一本《论语注释》翻看。
邓掌柜看着他时而皱眉思索,时而面露微笑,竟是真的看进去了,等他回过神后,就说:“这位小郎君,鄙人是此书斋的掌柜,姓邓,小郎君好手气,这本《论语》可不一般,里面有前朝名家的注释,店里也就这么一本。”
唐林休息好后,离下午念书还有一刻钟时间,看到林砚也睡着,就去叫醒了他,一起去房间洗个脸,清醒一下。
下午,因为休息过的原因,唐林的精神还不错,听完先生讲课后,又向先生请教了之前积攒下来的问题,就开始练字。
常先生看到唐林的字,其布局合理,字形端正,但是内里用笔轻重不分,还未有其筋骨,但想到唐林的年纪,又觉得已经不错了。
常先生指出了唐林写的不够到位的地方,又去自己的书房里拿出一本字帖,让唐林加以练习。
唐林向常先生行了一礼,最近不管怎么练,他的字还是没什么进步,就连李先生也看不出问题在哪里。如今常先生提出来了,唐林也就知道自己的不足,在用笔方面更用了些心思。
这时,从门外进来了一个青年,国字脸,五官端正,不过那一身书生气,使他比普通人醒目了些,他走到了常先生面前,道了声父亲,原来是常先生的儿子,听说今年已经考上了童生,可惜没过院试,现在在教蒙童,蒙童那儿下学后,他就到这儿来把常先生布置的课业交给他批阅,再由常先生指导。
看到自己的儿子来了,常先生让他坐到前面去,等他看完每个学生的字后,再去看他的文章。
唐林看着自己今天写的大字,十分满意,比起以前来进步了很多,虽然有些笔画会过轻过重,但他相信,只要以后加以练习,定会写出一手好字。
之后,林墨林砚带着唐林去拿食物,看起来还不错,虽然没有肉,但是给足了量,三个人走去唐林的房间里吃,唐林看到周深还待在里面,问他们:“你们不叫上你们的表兄吗?”
林砚回头看了一眼周深,皱着眉说:“周表兄读书比我们用功多了,还要在里面看会儿书,看完了才会去拿饭菜吃。”
这话听起来阴阳怪气的,想到这是他们的家事,也就不再多问了,吃完饭后,唐林先走了几圈,林墨和林砚也跟着一起。然后趁着还有日光,三个人把今日所学的内容复习了一遍,相互讨论,效率竟比以前高了不少。
而林墨和林砚也发现唐林的学识居然不比他们差,甚至还要好上一些,顿时,激起了他们的好胜心,更加认真。
等到了天气完全黑了,他们才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周深已经用完饭了,现在房间里看书,看到两个表弟这么晚才回来,说道:“你们和那个唐林干什么去了?那个小子看起来家境一般,午休时还睡觉,一看就是个不学无术的,你们下次离他远点。”
“唐林很好,我们一起看书学习,收获良多。而且,午休睡觉怎么了?睡了之后下午更精神了,不好吗?哦,一定要和你一样,拿着本书看才好啊?”林砚立马反驳回去。
“表兄,林弟的学问跟我们不相上下,甚至有些地方的见解远超我们,并不是不学无术之人。”林墨也解释道。
“看来这个唐林还真有本事,就相处了一天,你们两个都帮着他说话,那我也不管你们了。”听他们说唐林的好话,周深反而更气了,想着,等下次月考,成绩下降,就有他们好看的。
三人不再多话,各自安睡。
2第21章
如此过了两三日,唐林已经适应了学堂的生活,今天下学后,唐林想要去妙笔书斋一趟,上次他看到一些书生在那边抄书,就想着,他的字还算端正、清楚,应该也可以在那边抄书,这样既可以练字,又可以贴补家用。
林墨和林砚听到唐林想要去书斋后,也心有异动,但林墨考虑到现在离月考只有十来日的功夫了,就想多看会儿书。
林砚就没这么多顾虑,直接和唐林一起去书斋,正好,他想要买些纸,最近练字太费纸,得多买点,顺便帮林墨也备上一份。
私塾离妙笔书斋很近,过一条街就到了,唐林刚进去,就看到了上次的伙计申二,他正在招呼客人,唐林没有去打扰他,想去问问书斋掌柜。
林砚知道唐林的有事,就没有跟着他,自己去另一边挑纸。
上次唐林来买书,并没有接触到书斋的掌柜,所以也不知道书斋掌柜是何人。
眼睛四处搜寻了一下,看到在书架那儿站着个人,其举止不似书生,也不像是伙计,就走过去,正好看到书架上有本《论语》,顺手拿起来翻看,然后,就忘记自己的来意了……
这本书是关于《论语》的,内里还有他人的注释,这些注释与常秀才所说不太一样,但又能相互印证,正是得用的,唐林看着这本书,心里有些意动,想着,如果此书不超过一两银子的话,他倒是能将其买下。
邓掌柜看到一个小童朝着自己走过来,本以为是找自己的,结果却从旁边的书架上拿起了一本《论语注释》翻看。
邓掌柜看着他时而皱眉思索,时而面露微笑,竟是真的看进去了,等他回过神后,就说:“这位小郎君,鄙人是此书斋的掌柜,姓邓,小郎君好手气,这本《论语》可不一般,里面有前朝名家的注释,店里也就这么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