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王氏看到那么多人来看二孙子弄的火炕,心下有些得意,又招呼大家来炕上坐,而几个小的,就被打发到儿媳身边去了。
那时因为有唐明和李阳一起找石头,石头多了些,弄的火炕也就不变大了。
现在右厢房里的火炕,比一般人家的床铺还要大,炕边能坐下十来个人,可就算是这样,也架不住来的人多,后面来的人都没坐到,就在屋子里挤着,最后还是唐王氏说:“好了,别挤了,这炕就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坐到的,先不要挤。”
听到唐王氏这么说,大家就各自找位子去了,可眼睛还是紧紧盯着炕,他们都特别想知道这个火炕是不是真的这么神奇,能给人取暖。
隔壁的王大娘因为家里离得近,所以抢先坐在了炕边,刚坐下就感到有热气儿从下面传上来,新奇的不行,直接就说:“诶呦,这可真的不得了,居然还真有热气儿,现在,我的脚都是暖的。”
“可不是,没想到还真有这东西,这冬天要是坐在这上面,得多舒坦啊!”坐在一旁的大娘也这么说。
“行了啊,你们这些婆娘,一听到信儿走的飞快,现在坐在炕上还那么多话。”一位老大爷看不过去了,看着炕上全是老太婆,心里不满的很。
“你们来晚了还好意思说,走都走不过我们,反正有火炕在,这屋子里也暖活,你们坐在木凳子上也比外面舒坦不是?”那位大娘反驳道。
看到两边越扯越远,唐王氏赶忙说道:“这屋子是比外面舒服,火炕一烧除了炕上暖和,连屋子也比外面暖,昨儿晚上,我就盖了一床薄被子,睡在这上头,一点都不冷。”
“我之前睡床上,到了半夜总会被冷醒,还是我的孙子孝顺,听说人北方的火炕能取暖,就自己捣鼓,还真给捣鼓出来了,昨儿晚上,我一觉睡到天亮,早上醒来,身子还是暖暖的。”唐王氏接着说,一想到自己的二孙子,这笑的都合不拢嘴。
一旁的唐大海听着这话,心里想:怎么是为了你啊,二孙子明明是为了我才弄火炕的。但在众人面前他也不好说。
恩~说了那就是属于唐林的翻车事故了。
“那这火炕可真是个宝,还是林子知道心疼你们,有了火炕,冬天要好过不少呢!”邻居王大娘摸了摸炕面,十分羡慕。
“这还是林子聪明,以前村子里不也有孩子去念书,有的还是去镇子上读的,结果,都不知道火炕。别说,这火炕还真不错呢!”老王头看了几眼火炕,他住在村头,家里孩子多,以前日子不好过,把孩子们拉扯大了,可这身子也坏了,怕冷,要不是那几个孩子都是有孝心的,一直照顾着,去年冬天怕就生病,死了。
“你身子本来就不好,这大早上的就在家里待着不好吗?还出来。”唐大海拉着老王头,把他的椅子搬到离炕近一点的地方。
“出来好啊,外面太阳晒着暖和,还能跟大家聊聊天。”老王头笑着说,主要也是家里被子不够,就算儿子照顾着,可一人也只有两条薄被,冷得很,为了这,儿子们也一直在存钱,想要再买条被子,一条厚点的棉被要300多文,哪儿买得起啊!还有几个小孙子,冬天是孩子们最容易夭折的时候了。
老王头想到这儿,心下一叹,看到这火炕,想着这火炕可比被子好,要是自己家里也能做一个,冬天就让孙子们在上面睡,怎么着也比再盖一条被子好。这样想着,就直接问唐大海:“大海兄弟,这火炕是真的好,你能帮我们家也弄一个吗?也不白让你们忙活,我给你们100文钱,行吗?”
唐大海一想,这个活能做,只要东西都准备好了,盘炕也就一两个时辰就够了,上次是三儿和李家小子一起弄的,这次换成老大或老二一起,应该也可以,不过晚上还是要去问一下。
“老王头,要是我能,我怎么着也得帮你啊,这个火炕主要是林子出的主意,老三在弄,等他们回来,我就跟他们说。”唐大海对着老王头说。
老王头想起了之前村子里面的闲话,说的都是唐家老三还有他舅兄跟着林子胡来,的确没其他人参与,知道唐大海没糊弄自己,就说:“大海兄弟,你说的也对,那明早我就在老树下等你消息。”
其他人一听,才反应过来可以让唐家老三帮忙弄个火炕,连忙都问了起来,想尽快给自己家也弄上,虽然庄户人家一年赚不来了多少钱,可100文还是能拿出来的。
“别急别急!”唐大海觉得情形不对,就让他们先静下来,才说:“虽然说,我家弄这火炕没花什么钱,可这主要是因为这石头是从山里捡的,要是每户人家都弄,山上也没这么多石头啊,要真想弄,先把石头准备好,不然只能去镇上买砖头了。”
这一番话,像是一盆冷水,所有人都盘算起来了,还是隔壁的王大娘和老王头反应快,立马回家招呼家里人去山上捡石头了,这一走,所有人都一窝蜂的走了,想着现在多捡些石头,以后不够了再买砖头补上,也能省一笔钱。
看着大家都走了,唐大海却高兴起来了,村里有几十户人家,就算只
唐王氏看到那么多人来看二孙子弄的火炕,心下有些得意,又招呼大家来炕上坐,而几个小的,就被打发到儿媳身边去了。
那时因为有唐明和李阳一起找石头,石头多了些,弄的火炕也就不变大了。
现在右厢房里的火炕,比一般人家的床铺还要大,炕边能坐下十来个人,可就算是这样,也架不住来的人多,后面来的人都没坐到,就在屋子里挤着,最后还是唐王氏说:“好了,别挤了,这炕就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坐到的,先不要挤。”
听到唐王氏这么说,大家就各自找位子去了,可眼睛还是紧紧盯着炕,他们都特别想知道这个火炕是不是真的这么神奇,能给人取暖。
隔壁的王大娘因为家里离得近,所以抢先坐在了炕边,刚坐下就感到有热气儿从下面传上来,新奇的不行,直接就说:“诶呦,这可真的不得了,居然还真有热气儿,现在,我的脚都是暖的。”
“可不是,没想到还真有这东西,这冬天要是坐在这上面,得多舒坦啊!”坐在一旁的大娘也这么说。
“行了啊,你们这些婆娘,一听到信儿走的飞快,现在坐在炕上还那么多话。”一位老大爷看不过去了,看着炕上全是老太婆,心里不满的很。
“你们来晚了还好意思说,走都走不过我们,反正有火炕在,这屋子里也暖活,你们坐在木凳子上也比外面舒坦不是?”那位大娘反驳道。
看到两边越扯越远,唐王氏赶忙说道:“这屋子是比外面舒服,火炕一烧除了炕上暖和,连屋子也比外面暖,昨儿晚上,我就盖了一床薄被子,睡在这上头,一点都不冷。”
“我之前睡床上,到了半夜总会被冷醒,还是我的孙子孝顺,听说人北方的火炕能取暖,就自己捣鼓,还真给捣鼓出来了,昨儿晚上,我一觉睡到天亮,早上醒来,身子还是暖暖的。”唐王氏接着说,一想到自己的二孙子,这笑的都合不拢嘴。
一旁的唐大海听着这话,心里想:怎么是为了你啊,二孙子明明是为了我才弄火炕的。但在众人面前他也不好说。
恩~说了那就是属于唐林的翻车事故了。
“那这火炕可真是个宝,还是林子知道心疼你们,有了火炕,冬天要好过不少呢!”邻居王大娘摸了摸炕面,十分羡慕。
“这还是林子聪明,以前村子里不也有孩子去念书,有的还是去镇子上读的,结果,都不知道火炕。别说,这火炕还真不错呢!”老王头看了几眼火炕,他住在村头,家里孩子多,以前日子不好过,把孩子们拉扯大了,可这身子也坏了,怕冷,要不是那几个孩子都是有孝心的,一直照顾着,去年冬天怕就生病,死了。
“你身子本来就不好,这大早上的就在家里待着不好吗?还出来。”唐大海拉着老王头,把他的椅子搬到离炕近一点的地方。
“出来好啊,外面太阳晒着暖和,还能跟大家聊聊天。”老王头笑着说,主要也是家里被子不够,就算儿子照顾着,可一人也只有两条薄被,冷得很,为了这,儿子们也一直在存钱,想要再买条被子,一条厚点的棉被要300多文,哪儿买得起啊!还有几个小孙子,冬天是孩子们最容易夭折的时候了。
老王头想到这儿,心下一叹,看到这火炕,想着这火炕可比被子好,要是自己家里也能做一个,冬天就让孙子们在上面睡,怎么着也比再盖一条被子好。这样想着,就直接问唐大海:“大海兄弟,这火炕是真的好,你能帮我们家也弄一个吗?也不白让你们忙活,我给你们100文钱,行吗?”
唐大海一想,这个活能做,只要东西都准备好了,盘炕也就一两个时辰就够了,上次是三儿和李家小子一起弄的,这次换成老大或老二一起,应该也可以,不过晚上还是要去问一下。
“老王头,要是我能,我怎么着也得帮你啊,这个火炕主要是林子出的主意,老三在弄,等他们回来,我就跟他们说。”唐大海对着老王头说。
老王头想起了之前村子里面的闲话,说的都是唐家老三还有他舅兄跟着林子胡来,的确没其他人参与,知道唐大海没糊弄自己,就说:“大海兄弟,你说的也对,那明早我就在老树下等你消息。”
其他人一听,才反应过来可以让唐家老三帮忙弄个火炕,连忙都问了起来,想尽快给自己家也弄上,虽然庄户人家一年赚不来了多少钱,可100文还是能拿出来的。
“别急别急!”唐大海觉得情形不对,就让他们先静下来,才说:“虽然说,我家弄这火炕没花什么钱,可这主要是因为这石头是从山里捡的,要是每户人家都弄,山上也没这么多石头啊,要真想弄,先把石头准备好,不然只能去镇上买砖头了。”
这一番话,像是一盆冷水,所有人都盘算起来了,还是隔壁的王大娘和老王头反应快,立马回家招呼家里人去山上捡石头了,这一走,所有人都一窝蜂的走了,想着现在多捡些石头,以后不够了再买砖头补上,也能省一笔钱。
看着大家都走了,唐大海却高兴起来了,村里有几十户人家,就算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