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佳。
    但是李治还是选择了裴行俭。
    这殿试考题,考的是实务,而不是经史内容,是真真正正的治国大学问。
    寒门士子在这方面难免逊色,而裴行俭出身弘馆,常与管内大学士学习方略,于实务一道很有心得,回答的井然有序,面面俱到。
    尤其是李世民给出的考题有一部分囊括了军事,裴行俭在这方面似乎很有天赋,回答的堪称惊艳。
    裴行俭的言谈举止以及行答案说表现出来的学识,不只是一个人才,是类属于可以大用的奇才之列。
    面对这种人才,李治直接将状元给了他。
    对于裴行俭能够拔得头筹,李元瑷还是为之高兴的。
    以他在历史上的表现而言,这状元郎的美誉当之无愧。
    唯一可惜的是现在状元的地位还没有真正提升,所谓状元,不过就是有一条更好的晋升之路而已。
    远不如后来,成为万千示人追捧的存在。
    终于到了三月二十六日,李元瑷穿上了昨夜就准备好的胡服大衣。
    说是胡服,其实已经改成了于汉服很相似的劲服了,依旧有着李元瑷很喜欢的大袖子。
    原本胡服要求身穿窄袖子的紧身长袍,足穿长靴。这是由长年马上生活而形成的适宜骑牧的服装。这种服装,东汉时期已在北方出现。但引人汉族社会后,又把窄袖改成了宽袖。
    故而现在的胡服就是集合了胡汉大衣的长处,综合起来的衣饰,有一个雅称褶服。
    宽袖、短身、向左方掩襟的上衣,外加一条最重要的腰带。
    褶服的核心就是腰带,革带上有金、玉、宝石等饰物,还嵌有多种带钩,佩带弓箭、箭囊、刀剑和矿石等用具,腰带的华丽往往象征着对方的身份。
    李元瑷的腰带是特别制作的,上面绣着蟒纹,还有宝石点缀,右腰要挂着一排刀囊,坐腰是李世民赠送的高昌神兵鸣沙,骑在神驹翺麟紫上倍显威风。
    李元瑷这一上马,猞猁大虎根本不用呼唤,直接一个跳跃,从地上跳到了翺麟紫的背上。
    一米八的高度,对于现在的大虎来说,不算什么。
    猞猁的平均寿命在十五年上下。
    一般来说,四年以上的猞猁进入青年期,七八九十这四年是它的巅峰年岁。十岁往上,开始步入老年,狩能力一年不如一年。
    大虎似乎有些另类,不知是自小喝虎奶长大的缘故,还是基因变种。
    算算日子,大虎两岁不到,满打满算一年十个月,可它却如四年猞猁一样,看着如步入青年期的猞猁一般大小,而且速度力量跳跃力都于正常青年期的猞猁旗鼓相当。
    长安有专门帮着训练官富二代训练猞猁的驯兽师,李元瑷请了一个帮忙照顾大虎,免得它伤到别人。即便是现在,他也不信大虎两岁不到。
    李元瑷亦不跟他计较。
    叫上石磐陀,领着一众护卫,李元瑷策马来到了国子监。
    满以为会见到人山人海的景象,却发现进进出出的并未有几人,反而显得空荡荡的倍加冷清。
    “不会是自己记错时间了吧!”
    李元瑷心底嘀咕着,在国子监门口下了马。
    门口护卫见李元瑷到来,立刻说道:“商王殿下,就等你了,快去正厅吧!”
    一听这话,李元瑷瞬间安心了,快步走向正厅。
    厅内已经聚集了三十多人,大多都是中年人,还有几个眼熟得与是弘馆学士,比他这个大学士第一阶。
    在边沿还有一位面色黝黑的将军,见李元瑷入内低头颔首示意。
    周边一众亦行礼问好。
    “无妨,一起出去玩的,过于多礼,反而不美。”李元瑷笑着说道。
    孔志元一本正经的道:“礼不可废,殿下上座。”
    在李元瑷入座之后,孔志元才道:“此次春,人数多达五百人。尽管朝廷安排了左武候中郎将护佑安全,我等身为人师,亦不可大意”
    第212章 传奇名将
    听孔志元这般说来,李元瑷才明白,原来这里是针对此次国子春而开的安全会。
    只听孔志元道:“大局是由左武候中郎将护佑,但细节方面还得由我们掌控,以免中郎将无暇他顾。如以往一般,将所有长于春的学子分为数十小队。我等亦要与时俱进,之前的以天干地支来分组,繁杂且不够用。这次以数字化分,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以此类推。每位大学士、学士分管十五人。”
    周边一阵轻笑,不由自主的瞄了李元瑷一眼。
    如果是换做别的朝代,数字的推广不会有那么顺利。
    但唐朝不一样,唐朝是一个化大融合的时代,思想之开放,几乎可以于现代相比。
    上到公卿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很乐意接受新奇的事物思想,不会盲目的觉得大唐第一,什么都是第一,外来的都是弟弟。反而很开明的将对方的长处学来,变成

章节目录

建造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无言不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言不信并收藏建造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