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粮兵卒也相差不多,他们绷紧着精神,面对无时无刻可能出现的敌人,受到的压力最大。
一趟下来,精神力差不多就耗尽,真要多来几次,保不准会崩溃。
这种事情在军队里最为常见。
所谓的炸营、军惊,自相残杀不就是这个道理?
“此次运粮,也亏了陛下体恤,让前线兵士原地修整。不然属下,真不敢保证完成任务。”
来济大倒苦水,这一次的运粮任务最是重要。他们运送的不只是粮草,还是朝廷为前线募集的冬衣、冬被。
也许是探得了这一消息,高句丽袭击的特别频繁。
唐军折损了不少,棉被棉衣烧了一百多套,耽搁了不少时间。
李元瑷默然听着来济的抱怨,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了,孤明白你辛苦。这封功劳,都会记下,绝对少不得你的好处。”
来济一听也开心的拍着胸脯道:“为朝廷效力,哪说辛劳?待属下休息一阵,回回元气,再为朝廷效力。”
李元瑷笑送来济出门,就从这邀功敢拼的劲头,就能断定此人前途定然不差。
处理了手上的事物,李元瑷前往临朔宫找李治查问前线情况。
李治正在宫里与刘洎细说要务。
李元瑷看得出来,李治这是重用刘洎,将他引为自己的助臂。
李治这一手还是看得准的。
李世民给他安排的三人高士廉、马周、刘洎。
高士廉想都不用想,那是李世民的铁杆,长孙皇后最亲的舅舅。
马周最是有才,也最为得宠。可性格内敛,安分守己,不会提前选择站位。
只有刘洎有政治野望,亦有足够的才智支持他这种野望,是唯一一个会加入太子党的人选。
见李元瑷到来,李治道:“来的正好,孤跟尚书正好谈到后勤方面的问题。根据父皇来信,他那边已经降温了。八月下旬降温,据降将高延寿估计九月中下旬就有可能下雪。可想而知,到了十一、二月会如何了。父皇现在不考虑速战速决,免得来不及筹备炭火。他打算在鸭绿栅的西岸,安营扎寨。同时在营内建造土窑,派遣兵士砍伐柞木,制作柞木炭,抵御寒冬。他在信上说,高句丽腹地林木遍野,柞木林成片,供给大军过冬绰绰有余。”
“父皇还说他们粮草可以维持至十二月中旬,我们下一批粮草当需在十二月上旬送达。这一次运粮,将是关乎后勤的真正考验。”
李元瑷肃然颔首道:“我以想过这个问题,今日也是请命来的。下一次运粮,我打算亲自押送,以面对各种恶劣情况。”
李治表情吃重,顿了顿道:“你可了解情况?从蓟城到前线鸭绿栅,至少要走一月余。那时以入冬季,大风大雨大雪皆不可估算。天寒地冻,草木结冰,更有甚者雪积过膝。这一切皆会为粮队造成极大不便父皇信中亦说了,若十二月上旬等不到粮草运至,他将由鸭绿栅撤军。利用所剩粮食回撤,与粮队汇合,另做打算。”
李元瑷晒然笑道:“就是因为清楚情况,方才决定亲往。现今八月末,十一月动身,还有两月时间,足够时间做准备了。这里要向太子申请调拨一千匹乌珠穆沁马,想要克服难关,这一千匹乌珠穆沁马必不可少。”
乌珠穆沁马其实就是蒙古马。只是这个时候还蒙古这一说,故而以地名称呼。
唐王朝威压北地,是名副其实的天可汗,一声令下,突厥、铁勒皆得出兵作战,调拨千匹乌珠穆沁马并非难事。
第130章 风力独轮车
乌珠穆沁马?
刘洎才思敏捷,一瞬间就想到了李元瑷的用意。
“商王殿下是打算用乌珠穆沁马来运送粮草?”
李元瑷颔首道:“不错,随着气候转冷。运粮路上最大的问题并非是人,而是牲口。人可以克服各种困难,但是牲口不行。我中原的畜力没有能够耐得住东北寒冷的,真冷到一定地步,都只有死亡一图。而且冰天雪地的,哪里给填满找食物?一路带去,将大量增加运送难度。”
“据我所知,唯有乌珠穆沁马能够抵御严寒。乌珠穆沁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他们生存于极北之地。那里环境之恶劣,比之东北,只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关键的,它们不需要军马那样,必须喂精粮方有气力。野草、树叶甚至荆棘,不论青黄皆可为食,生命力极其旺盛。”
蒙古马的大名,李元瑷在后世也是如雷贯耳。
历史上蒙古铁骑能够横扫天下,蒙古马的作用堪称举足轻重。
一个个目空一切的西方骑士,面对矮小的蒙古骑兵都给吓傻了。
哪里见到过如此来去如风的骑兵?哪里见到过登山涉水,如履平地的骑兵?
刘洎皱眉道:“可据我所知,乌珠穆沁马是擅于奔袭的战马,并非负重的驮马。就算它们吃苦耐劳,但以战马负重?真的可行吗?”
李元瑷耐心解
一趟下来,精神力差不多就耗尽,真要多来几次,保不准会崩溃。
这种事情在军队里最为常见。
所谓的炸营、军惊,自相残杀不就是这个道理?
“此次运粮,也亏了陛下体恤,让前线兵士原地修整。不然属下,真不敢保证完成任务。”
来济大倒苦水,这一次的运粮任务最是重要。他们运送的不只是粮草,还是朝廷为前线募集的冬衣、冬被。
也许是探得了这一消息,高句丽袭击的特别频繁。
唐军折损了不少,棉被棉衣烧了一百多套,耽搁了不少时间。
李元瑷默然听着来济的抱怨,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了,孤明白你辛苦。这封功劳,都会记下,绝对少不得你的好处。”
来济一听也开心的拍着胸脯道:“为朝廷效力,哪说辛劳?待属下休息一阵,回回元气,再为朝廷效力。”
李元瑷笑送来济出门,就从这邀功敢拼的劲头,就能断定此人前途定然不差。
处理了手上的事物,李元瑷前往临朔宫找李治查问前线情况。
李治正在宫里与刘洎细说要务。
李元瑷看得出来,李治这是重用刘洎,将他引为自己的助臂。
李治这一手还是看得准的。
李世民给他安排的三人高士廉、马周、刘洎。
高士廉想都不用想,那是李世民的铁杆,长孙皇后最亲的舅舅。
马周最是有才,也最为得宠。可性格内敛,安分守己,不会提前选择站位。
只有刘洎有政治野望,亦有足够的才智支持他这种野望,是唯一一个会加入太子党的人选。
见李元瑷到来,李治道:“来的正好,孤跟尚书正好谈到后勤方面的问题。根据父皇来信,他那边已经降温了。八月下旬降温,据降将高延寿估计九月中下旬就有可能下雪。可想而知,到了十一、二月会如何了。父皇现在不考虑速战速决,免得来不及筹备炭火。他打算在鸭绿栅的西岸,安营扎寨。同时在营内建造土窑,派遣兵士砍伐柞木,制作柞木炭,抵御寒冬。他在信上说,高句丽腹地林木遍野,柞木林成片,供给大军过冬绰绰有余。”
“父皇还说他们粮草可以维持至十二月中旬,我们下一批粮草当需在十二月上旬送达。这一次运粮,将是关乎后勤的真正考验。”
李元瑷肃然颔首道:“我以想过这个问题,今日也是请命来的。下一次运粮,我打算亲自押送,以面对各种恶劣情况。”
李治表情吃重,顿了顿道:“你可了解情况?从蓟城到前线鸭绿栅,至少要走一月余。那时以入冬季,大风大雨大雪皆不可估算。天寒地冻,草木结冰,更有甚者雪积过膝。这一切皆会为粮队造成极大不便父皇信中亦说了,若十二月上旬等不到粮草运至,他将由鸭绿栅撤军。利用所剩粮食回撤,与粮队汇合,另做打算。”
李元瑷晒然笑道:“就是因为清楚情况,方才决定亲往。现今八月末,十一月动身,还有两月时间,足够时间做准备了。这里要向太子申请调拨一千匹乌珠穆沁马,想要克服难关,这一千匹乌珠穆沁马必不可少。”
乌珠穆沁马其实就是蒙古马。只是这个时候还蒙古这一说,故而以地名称呼。
唐王朝威压北地,是名副其实的天可汗,一声令下,突厥、铁勒皆得出兵作战,调拨千匹乌珠穆沁马并非难事。
第130章 风力独轮车
乌珠穆沁马?
刘洎才思敏捷,一瞬间就想到了李元瑷的用意。
“商王殿下是打算用乌珠穆沁马来运送粮草?”
李元瑷颔首道:“不错,随着气候转冷。运粮路上最大的问题并非是人,而是牲口。人可以克服各种困难,但是牲口不行。我中原的畜力没有能够耐得住东北寒冷的,真冷到一定地步,都只有死亡一图。而且冰天雪地的,哪里给填满找食物?一路带去,将大量增加运送难度。”
“据我所知,唯有乌珠穆沁马能够抵御严寒。乌珠穆沁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他们生存于极北之地。那里环境之恶劣,比之东北,只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关键的,它们不需要军马那样,必须喂精粮方有气力。野草、树叶甚至荆棘,不论青黄皆可为食,生命力极其旺盛。”
蒙古马的大名,李元瑷在后世也是如雷贯耳。
历史上蒙古铁骑能够横扫天下,蒙古马的作用堪称举足轻重。
一个个目空一切的西方骑士,面对矮小的蒙古骑兵都给吓傻了。
哪里见到过如此来去如风的骑兵?哪里见到过登山涉水,如履平地的骑兵?
刘洎皱眉道:“可据我所知,乌珠穆沁马是擅于奔袭的战马,并非负重的驮马。就算它们吃苦耐劳,但以战马负重?真的可行吗?”
李元瑷耐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