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是她故意扫兴,只是家里最近缺钱,她没有多余的钱出去吃。刚才她正想找借口溜走,林晓就说她请客了。
    吴秋儿知道,林晓是看到了自己的为难。
    这样好的同学,她即便为了林晓放弃去叶氏的工作机会也是值得的。
    不过,廖佳给她介绍了别的,明天就能去上班了。一天兼职两小时,每个月能挣800块呢。
    吴秋儿决定好了,等第一月发工资,她就要请林晓吃饭。其他人她是暂时请不起了。
    岳琳推荐的火锅店果然很好吃,不仅食材新鲜,麻酱小料更是别家不同。而且6个人只花了200块钱,林晓回想十几年后人均快一百的消费,觉着现在的物价真的一点儿都不贵。
    不过,也可能是她现在小有积蓄,所以才觉得不贵。
    正所谓家有余量内心不慌。
    等她定20本书到了,若是能卖出去,就会有一笔小钱进账。
    这样想着,林晓回到寝室,拆开包裹,发现就是她等的20本书,在纸箱子里整整齐齐地码成两摞,每一本都包着塑封膜,崭新的仿佛在闪光。
    都是按照她给的书单寄过来的。
    林氏小书店,可以开张了。
    第56章
    303 寝室的姑娘们早就知道林晓要卖书, 上回她们还帮着做问卷调查来着。这回看到新书寄过来,大家都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
    “林晓你准备怎么开始?”
    “这些书贵不贵, 好不好卖啊?”
    “你出了本钱没,卖不出去是不是得赔钱?”
    ……
    林晓一一回答了,说话简短重点突出。
    大家听她似乎对卖书颇有想法,便好奇地问她是不是以前干过。
    林晓笑了笑, 也不瞒着大家, 便把自己在高三怎么在课余时间进货、买书的事情说了,甚至连怎么整理畅销书单也说了。
    张小美长大了嘴巴, 又是惊讶又是崇拜。
    “咱们还靠着父母养的时候, 林晓都能自己挣钱了!”
    岳琳点点头,“怪不得,林晓平时为人处事比咱们都成熟。”
    关于这一点, 大家是承认的。
    开学以来,林晓在军训是崭露头角, 后来被评为优秀新生,接着在迎新晚会上一举成名,今天又在很难通过的经济学大作业上得了满分。
    这些成就单单拎出任何一个都让人侧目, 也容易一起别人的妒忌。可偏偏林晓在班里甚至整个北华学院的威信都挺高。
    虽然说不至于和大家整日打成一片,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同学们对林晓都是佩服多过于妒忌的。
    不仅如此,林晓也很得几位老师的器重。比如学院里的孟老师、当初负责迎新晚会的那位男老师, 还有人称陈阎王的陈教授。
    林晓听着大家的夸赞,不仅有些汗颜。
    其实,单单只是高三一年的历练,并不会让她为人处事的能力得到多大的提高, 主要还是前世的经历为她开挂了。
    前世,她看过林志鸿的冷漠,也享受过奶奶的温暖;见过叶正义的丑恶嘴脸,也感激过陈志安的挺身而出。
    世间的人千万种,她见识了很多,也就不再执拗。各人一个活法罢了。
    吴秋儿在一旁听着,突然问道:“林晓,你为什么要自己挣钱?”
    这突然的一声打破了大家的议论,姑娘们静默了一瞬,纷纷看向林晓。
    是啊,高三多紧张的时光,大家恨不得整夜不睡复习功课,可林晓却不仅要学习还要卖书挣钱。一般人肯定不会这样,林晓的家里肯定有什么难处。
    林晓原本不打算说的,毕竟家里这一堆烂事,不方便拿出来让别人不痛快。
    可是,她看了看吴秋儿,想起最近一段时间对方的不对劲儿,于是道:“我父母离异,双方都不管我。为了挣钱生活和准备大学学费,我只能选择勤工俭学。”
    她说话的时候神色淡淡,嘴角甚至还带着微微的笑容。高三那年的所有苦痛和无助,都在这笑容里被淹没,仿若从来没有发生过。
    吴秋儿看得呆了。
    303寝室的其他人也听得呆了。
    很久很久,张小美吸了吸鼻子,走过来抱住林晓,“没事,没事,都过去了,你还有我们。”
    “对,你还有我们!”其他人也走过来,抱住了林晓。
    303寝室的6个女孩子,团团地抱在一起。
    在京城的这个秋天里,她们彼此依靠,仿佛拥有了全世界。
    当天,林晓把书单抄下来,去了打印室。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摞传单,红色纸张,大概有a4一半那么大,上面印着书名、出版社和价格,还印着林晓的联系方式。
    当然了,这会儿她也没有手机,只能印一个“女生303寝室”罢了。
    张小美凑过来问,“咱们还是去食堂门口散传单吗?”
    林晓:“这回主要去图书馆发。”
    出现在图书馆的人基本上都是爱看书的,在那里散发传单,接到传单的人购买可能性高一些。
    这个应该叫订单转化率,还是上辈子林晓在职场上学到的。
    “那也行。”张小美自高奋勇地抽走二十几张,“这些归我负责了。”
    其他人纷纷过来拿传单,丝毫不把自己当外人。
    林晓心里一阵感动,但是她也知道,经过短短几个月的相处,303寝的姑娘们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若是再矫情未免给人疏离之感。
    于是,她也不多说了,只是提了一句,“若是卖出去书我请你们喝奶茶。”
    吴秋儿走过来默默地拿了5张,张小美一个白眼瞪过去,“怎么就这么点儿啊?”
    话音未落,就被林晓捅了一下,后者说:“你忘了,秋儿明天开始要去上班了。”
    张小美是个没心没肺的,闻言拍了下自己的额头,“对哦,你看看我这记性。”
    那天吃烤肉回来,吴秋儿就跟她们说过的,看看没几天自己又忘记了。
    吴秋儿没有说话,她对将要开始的兼职生活也有些忐忑。但是上午听了林晓的经历后,她又觉得自己遇到的根本不算啥事了。
    她至少还有父母,还有弟弟,可是林晓的父母也就是占个名儿罢了。
    下午,大家一起相跟着去上课。课间瞅着机会给大家发传单。
    “同学看一下吧,学霸林晓的书单,你值得拥有哦!”
    这调皮戏谑的广告语是张小美想出来的,意外地是效果还很好。
    到了晚上,那些书就有了第一个买主。
    是个面皮白净的女孩子,买走了一套三本的四大名著之一。这女孩子还说她从小就喜欢看书,家里也有许多书,只是这回来京城路上太远,大部分书都没有带过来。
    临走的时候,她还给林晓留下一个书单,“你帮我找找吧,如果有的话,这些我都要一套。”
    林晓接过来一看,都是些经典书籍,国外国内的都有。她点点头答应了,留下了那个女生的联系方式。
    至于这些书单呢,她不打算一次性提供。
    以来怕自己进了货对方不买,而来么,分批到货的话那个女孩子就能多来几趟。
    来的时候一般来说都会翻翻别的书,若是有看上的,岂不是能多卖几本?
    虽然今天只卖出了一本书,但是毕竟第一天,林晓觉着还是挺提气的。只要开了头,生意总会慢慢起来的。
    送走了大学里的第一个顾客,林晓伸了个懒腰。后头便见吴秋儿在床铺上整理衣服,那是一套偏职业的衣服,料子一般,但款式还行。
    上班应该够用了。
    这个时候张小美嚷嚷肚子饿,说想吃夜宵。
    90年代末,外卖事业还没有像几十年后发展得那么如火如荼,想在这个时候吃东西,就得有人去买。
    林晓想了想,说:“我跟秋儿一块去吧,门口那家小饭店的土豆丝肉炒饼行不行?”
    张小美猛点头,“行,太行了!”
    既然吃宵夜,那就也不能张小美吃别人看着的道理,其他人也都纷纷点了自己想吃的,都是些简单好做容易打包的吃食。
    林晓一一记下,拉着吴秋儿下楼。
    从女生宿舍走到北门并不近,怎么着也得十五六分钟,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和吴秋儿聊聊。
    吴秋儿似乎也明白林晓是故意带她出来的,主动开口道:“你别担心,我没事。”
    那就是不想说了,林晓也不好强迫她。
    于是笑了笑,提起了自己总结的职场经验。这些都是她上辈子在职场上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
    “你是新人,多做事少说话,在看清形式之前最好别得罪人……”林晓一面说,吴秋儿一面不住地点头。
    她心里对林晓特别感激。
    吴秋儿的父母在远郊县打零工,根本给不了她任何职场建议。林晓说的这些,对于一个第一次进入大公司工作的女孩子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她仔细听着,暗暗记在心里,遇到不明白的还问上一两句。
    两人出了北门,看到右手边一排饭店透出来的灯光,林晓停下脚步,转身望向吴秋儿。
    “刚才说的那些,只是一般的经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你一定要记住。”
    吴秋儿:“你说,我都记着。”
    林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
    吴秋儿愣了好一会儿,重重地点了点头。
    放心,我绝对不给你丢脸。
    第二天上午只有一节课,九点半下课后,吴秋儿换好衣裳坐公交去上班了。而林晓也迎来一个不速之客。
    当宿管阿姨提起来访者的名字的时候,林晓还有些不相信。

章节目录

重回90之人生赢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蒙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蒙霄并收藏重回90之人生赢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