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身材修长的男子和自己很相似,而和自己相似的人,都是危险的。

    ……

    ……

    “这是我二弟世民,南下的时候战功远在我之上,爵封秦公。”

    李建成拉着李闲的手走到李世民身边说道,他的话让李世民怔了一下,心里不解的想着,秦公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自己当初为了保住李靖的性命,将所有的军功都用来给李靖抵命了,元吉因为守太原有功被封为齐公,就连已经坠马摔死的玄霸都被封为赵公,唯独他这个战功彪炳的次子身上还是当初大业皇帝杨广封的侯爵。

    只是他的不解迷惑一闪即逝,立刻上前一步微笑着说道:“见过安之兄,早就听说过安之兄的事迹,你可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李闲看着李世民嘴角上的笑意,心里冷笑了一声。

    跟我装

    李世民眼神中那一丝一闪即逝的迷惑和对他的敌意还是没能逃过他的眼睛,自幼逃亡,李闲经历过的事,面对过的人比李世民要复杂的多,他经历过的凶险,李世民想都想不到。在他眼里看来,李世民掩藏很好的内心其实都被他的眼神出卖了。

    “二公子客气了,草莽之人想不到也能让二公子在意。”

    李世民连忙说道:“英雄不问出处,以我看来,大隋军伍中那些所谓的名将,比起安之兄要差上几条街”

    “那么远啊。”

    李闲哈哈大笑道:“多谢二公子盛赞了。”

    李世民又客气了几句,随即顿住脚步故意落在后面,因为他刚才看到长孙顺德对自己使了个眼色,他知道长孙顺德肯定是有话要对自己说。

    “二公子”

    长孙顺德走到李世民身边低声道:“刚才你怎么走神了世子叫了你几声你都没听见。就在李闲到了的同时,自长安来的信使带来了陛下亲自用印的圣旨,封你为秦公,冠军大将军。”

    “啊”

    李世民低呼了一声,似乎有些不相信。

    “二公子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长孙顺德微笑着问道。

    李世民只想了一会儿立刻反应过来,他点了点头压低声音道:“父亲是不想让我在李闲面前觉得自己身份低估摸着,父亲也是才知道李闲要来太原的事,所以立刻向那小皇帝要了这个旨意。”

    “李闲这个人,有点名不副实啊。”

    长孙顺德见李世民明白了李渊的意思,随即点了点头道:“这个人……看起来虚浮自傲,刚才二公子你那样赞美他,他只是略微谦逊了一句,看来是个重虚名的人,这样的人,似乎不值得世子那么重视。”

    “他终究是个寒门出身的。”

    李世民低声道。

    长孙顺德摇了摇头,却还是将心里的话忍了下来。他是真的想告诉李世民,李闲可不是什么寒门出身,若是真的将那秘密揭开,到时候你就明白为什么世子如此重视他了。如今这李府中,知道这秘密的,也就只有唐王,夫人,世子,我,还有辅机五个人。可这五个人,不到时候是绝不会将这秘密说出来的。

    他侧头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却见长孙无忌看着李闲的背影有些出神。

    李世民听到李建成招呼自己,他连忙追了上去。长孙顺德等长孙无忌走过来之后压低声音问道:“辅机,你今天这是怎么了,魂不守舍的”

    长孙无忌愣了一下,随即苦笑道:“叔父难道没看出来”

    “看出来什么”

    “李闲,和二公子真像。”

    “像”

    长孙顺德下意识的看向前面,摇了摇头道:“我怎么没看出来。”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说道:“我本来也是没在意的,二公子和李闲都是极漂亮的男子,俊美斯文,但李闲多了几分阳刚之气,身材也更雄健比二公子高半个头,相貌上虽然都是俊美的比女子还要漂亮,但面容眉眼却没多少相似之处,所以一开始我也没觉得他们有什么像的。只是,刚才二公子和李闲说话的时候,我看着他们两个脸上的笑容忽然发现,那笑容竟然那么相似”

    “相似也没什么。”

    长孙顺德却没在意这一点,因为在他看来相似反倒是很正常的事。

    “毕竟……”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来,眼神闪烁。

    ……

    ……

    “安之,你别总这么客气,我比你年长几岁,你若是不嫌弃的话,可以和世民他们一样,咱们以兄弟相称。前阵子辅机去东平郡回来的好像提起过,安之你的祖上也是飞将军之后,咱们都是一家人”

    李建成一边走一边说道。

    那族谱,是杜如晦杜撰出来的。李闲当时要晋位燕王,怎么能没有个清清白白的身份出身

    李闲微笑道:“那我就高攀了,建成兄,如今太原的战事如何”

    “今天咱们先不要说这个,我已经命人备好了酒席给你接风,你且稍后,过不了多一会儿还会有你的一位故人赶来,我可是请了她几次的都不肯来的,还是你的面子大,听说是安之你到了,她已经从关口赶回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日肯定能到。”

    李闲笑问:“故人怎么我在太原也有故人”

    “哈哈”

    李建成笑道:“你这人倒是记性真差,我那妹妹可是没少念叨过你做的烤鱼味道天下一绝。”

    “啊”

    李闲装作惶恐道:“郡主也在此间”

    李世民在旁边接过来说道:“对啊,安之兄你可不知道,大哥派人去惠宁姐姐那里请了几次她都说军务繁忙不肯来,这次是安之兄来了,惠宁姐姐连夜出发,今日必到。”

    李闲想起那个安静的时候婉约如水,喝酒的时候又豪迈如山的女子。

    想到她,李闲心里忽然一紧。

    她好像……便是与突厥人激战的时候,守关数月,援军未到孤军奋战而……战没。

    第503章 态度

    长孙无忌走在后面,一路上都在目不转睛的看着前面那两个身影,李闲因为长期修炼武艺和不断厮杀的缘故,身材显得更加健硕修长,就是那么平平常常的走路都带着一股气势,长孙无忌知道这种气势是什么,因为在唐王李渊的身上也有但要内敛一些,这种气势其实归结起来就两个字,强者。

    如果说,一年前李渊身上这种气势还被他小心翼翼的藏起来的话,那么自从在太原起兵之后,李渊身上那种自信淡然的气息越来越浓烈起来。而李闲,或许是因为年纪的缘故,相对于李渊的内敛多了几分霸气。

    而看着前面那一前一后行走的两个人,长孙无忌甚至错觉二公子世民就是另一个李闲,换句话说,李闲就是一个大一号的二公子世民。

    两个人分开见的时候,长孙无忌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可是当他们两个出现在同一场合的时候,这种感觉就变得格外的强烈。

    酒席间,李建成微笑着说道:“营中简陋,饭菜难免少了些精致,安之你将就些。”

    李闲笑道:“酒逢知己方是人间最妙事,至于下酒的是什么菜倒是其次了。若席间都是兴趣相投的朋友,那便满席都是珍馐美味”

    “说的好”

    长孙顺德赞道:“燕王此言,道出酒中真谛。”

    李闲抱拳道:“长孙先生客气。”

    李世民想着李闲说的那句话,酒逢知己方是人间最妙事,心里不由得冷笑了一声,心说这酒席间都是李家的人,只你一个外人,你哪里来的知己也不知道怎么了,他心中就是有一些对李闲的敌视偏见,李闲说些什么话他都觉着不顺耳。

    长孙无忌偷眼看了看李世民,心里暗叹了一口气。

    “我一直听说,安之兄当初在辽东的时候,只带十七勇士就将乙支文德杀的丢盔弃甲,心中甚是敬仰,今日一见安之兄方才知道传言不虚,如此雄壮,当世勇将谁也不及安之兄一二。当日在辽东,之后在东平,独显安之兄壮武。”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举起酒杯向李闲示意了一下。

    这话一出口,席间的气氛顿时变得冷了下来。李建成微微皱眉,侧头看了李世民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责备。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夸赞李闲勇武,实则是在说他只是个武夫而已,将勇而无智,最多也不过是个冲锋陷阵的角色罢了。当初宇文述在杨广面前评价李闲,用的便是和今日李世民近乎相同的话,所以杨广才会觉着,李闲不过是个猛将而非帅才。今日李世民这话一出口,这酒席间都是人精,怎么会听不出他话里的贬义

    唐王府里的人全都沉默下来,有的垂头不语,有的面露诧异之色,有的则下意识的看向李闲。

    长孙顺德心里一紧,暗道了一声二公子不智

    李闲却似乎并不在意,笑了笑说道:“二公子谬赞。”

    只说了这五个字便再也不说话,脸色依然平静如初。众人都暗暗的松了口气,李建成缓缓的收回责备的目光,或许是东西卡了嗓子,他哼了一声,明显带着几分不悦,李世民笑了笑,也低下头不再说话。

    酒席吃的越发无趣,李建成虽然将话题引开,但他看得出来,坐在李闲身边的秦琼和程知节脸色都有些难看,李世民仅仅用了一句话,就把他父亲李渊之前先后两次派长孙无忌去东平郡拉拢来的关系坏掉,也把李建成费了好一番心思和话语才拉近了的距离一下子又扯远。

    接下来,酒席吃的索然无味。

    李闲好歹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带着秦琼和程知节两个人回到燕云军大营中。李建成亲自送出去很远,等李闲的背影消失在视线里,他的脸色立刻变得阴沉下来,他看了一眼李世民随即拂袖而去。

    “二公子”

    长孙顺德压低声音道:“今日怎么如此不智”

    李世民嘴角挑了挑笑道:“不智”

    他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转身往马厩的方向走了过去。刘弘基,长孙无忌二人跟在他身后,上了战马便也出了大营,竟然是没向李建成告辞便回到了他自己军中。李建成的大营在太原城南二十里左右,李世民的人马在太原城西二十里,前阵子李家三兄弟同时动手,合力用兵,已经将突厥人对太原的围困打开,如今三支人马品字形排列,互为犄角。

    “世民今日是怎么了”

    回到自己的舒服之后,李建成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这个问题。

    而李闲回到燕云军大营之后,看着帐篷里堆积着东西笑了笑,心说这世家出身的人确实了不得,比自己还要小一些,竟然有这份心思,看来李家内部并不安稳太平啊。

    ……

    ……

    “主公,这些都是唐王二公子李世民送过来的礼物,您才出营去赴宴,李世民派来的人就抬着礼物到了。”

    雄阔海看着那几乎塞满了一座帐篷的礼物,有些感慨道:“只怕这段日子李世民所部抢来的战利品,好东西都给您送过来了。他又指了指帐篷门口堆着的礼物说道,这是长孙顺德派人送来的,那边是在城内的齐公李元吉派人送来的,还有屈突通送来的,唯独没有唐王世子李建成送来的东西。”

    “不急”

    李闲看了看那些东西,琳琅满目,真玩字画,兵器甲械应有尽有。

    “就李世民送的礼物最厚重”

    雄阔海感慨的说道:“倒是舍得本钱。”

    李闲在椅子上坐下来,随意看了看李世民送来的那些礼物,其中有一件是纯金打造的骑兵盾,虽然不大,但做工精致细腻,不用细看也能确定是出自真正的名家之手。这金盾绝对不实用,镶嵌在盾牌上的珠子有一颗竟然有鸡蛋那么大,仅仅是这颗珠子,就当得起价值连城这四个字。

    “豪阔”

    程知节撇了撇嘴说道。

    “怎么处理”

    秦琼问道。

    “自然是都收下。”

    李闲微笑着说道:“这么多好东西,若是全都卖了换钱最起码能装备一支三千人的轻骑这可是一份厚礼,若是不收下岂非可惜送进咱们燕云寨的东西,难道你们还打算还回去”

    “可是……”

    秦琼有些为难的说道:“可咱们这次行军急迫,营中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做回礼。”

    “青鸢”

    李闲转头吩咐道:“取笔墨纸砚来,我写几份谢词送到唐军大营里去。至于什么回礼,若是我真的按等价的东西送一份回去,只怕他们还会不高兴。”

    “李元吉,陈寅寿,屈突通这些人送的东西,其实代表的是李建成,他们是在替唐王世子向我示好。”

    “李世民,刘弘基,长孙顺德送来的东西也是要示好,但李世民没有李建成的分量重,所以他也亲自备好了一份厚礼。更何况,李世民送这些东西又岂止是在示好陆十三的命记在他头上,他难道能忘了他难道敢忘了”

    李闲在桌案前坐下来,青鸢铺纸,凰鸾磨墨。

    “陆十三虽然是罗艺的人,但给咱们燕云寨帮了不少忙。在草原上的时候,我与罗士信合兵一处,陆十三是罗士信的人,也是我的人,李世民在草原上敢杀陆十三,就是与我和幽州军为敌了。如果他知道会有今日,说什么他也不敢动陆十三。长孙无忌在东平郡的时候,可是不止一次的替李世民说过好话。”

    “只回个谢贴,似乎还是有些轻了。”

    秦琼道:“李世民那边还好说,但唐王世子今天的态度很明显。”

    “足矣”

    李闲微笑道:“他们要的只是我一个态度罢了,一份谢贴和一份回礼的作用是一样的。既然如此,何必要费心思去踅摸回送的礼物那是浪费,非常奢侈的浪费。”

    “可……”

    程知节不解道:“今天在酒席上,李世民的态度让人生厌”

    秦琼叹道:“你还没看出来他就是故意那样做的。”

    “为什么”

    程知节问道。

    “因为李家那些人,并不团结。”

    ……

    ……

    李世民坐在宽大的座椅里,看了看身边的李靖问道:“药师……本来我是不该问你的,毕竟这是你的私事。可如今你跟了我,我也不能不闻不问。今日……你可是故意躲着李闲”

    李靖知道瞒不过李世民,他点了点头歉然道:“公子恕罪,属下确实故意为之。”

    “为什么”

    “因为……”

    李靖缓缓出了口气后低声道:“属下曾经动过杀他的念头。”

    “够了”

    李世民摆了摆手阻止李靖继续说下去:“这一条理由就够了,我不问你们当初有什么样解不开的过节,既然你动过杀他的念头,以你的性子显然也不会只是想想,而据我对李闲的了解,只怕他对你也有杀意,而且也不会只是想想。你们之前的任何矛盾我不在意,你是我的人,我自然不能让你难堪。”

    “所以我才答应让你先回来。”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如果你不想见他,那么就先不见。”

    李靖心里一暖,拜倒在地道:“多谢公子”

    李世民走过去将李靖扶起来笑道:“说来说去,他不过是个外人罢了,但你是我的心腹,是我的臂膀,我不会置之不理。”

    李靖垂首道:“能跟随二公子,是我此生之幸。”

    “药师,你觉着,光送一份厚礼够不够”

    李世民忽然问道。

    李靖摇了摇道:“送多少礼都不够,公子送过去多少他会收下多少,但这并不代表他已经不计较以前的事,因为他贪得无厌。公子若是想拉拢他,光靠礼物不行。”

    “那要如何”

    “推心置腹”

    李靖肃然道:“公子要李闲一个态度,李闲何尝不想要公子一个明确的态度”

    李世民沉吟了一会儿忽然笑了笑问道:“那我今日在酒席间的表现出的态度,你说能不能瞒得过大哥”

    “或可瞒得过世子,绝瞒不过陈寅寿。”

    李靖笃定的说道。

    第504章 这人不能留

    “陈寅寿……”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道:“药师,你之前说要和李闲推心置腹,可他那样一个狡诈j猾的性子,我若是对他如实说了,难道他不会说给大哥知道这事若是传到父亲耳朵里,再想挽回就晚了。”

    “不会”

    李靖笃定的摇了摇头:“唐王的意思,难道公子您还没想明白”

    “什么意思”

    李世民下意识的问道。

    “攻霍邑,公子您定下妙计,唐王却让世子与您一道去诱敌,之后您带兵引走宋老生,世子却带兵进了城。攻长安,又是公子您定下的妙计,唐王却让世子和弘基两个去攻城,这两件大功劳全都落在了世子身上。”

    “这是为何”

    李靖问。

    他知道李世民绝不会回答,所以他直接给出了答案:“是因为公子您表现的太出色,您虽然随军出征时间并不长,但公子您每战必身先士卒,百战不殆,短短时日内您在军中的威望便超过了大公子,可大公子毕竟是世子,唐王自然不能不多考虑一些,从您手里分一些军功过去。”

    李世民嘴角挑了挑,依然没有说话。

    李靖见李世民似乎没有太大的怒火,他沉吟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可驰援太原,本来就是柴绍最适合,唐王为什么要派公子您来您用军功换了属下的性命,可为什么才到太原,主公便立刻派人传旨晋封您为秦公,加冠军大将军冠军大将军,开府建衙,麾下独领一军,并不受世子节制,这又是为什么”

    “为什么”

    听完这段话,李世民忍不住问道。

    “因为世子,一切都是因为世子。”

    李靖叹道:“恕属下说句冒犯的话。”

    “但说无妨”

    “公子……无论是在长安的时候唐王压您的功劳,还是如今往上抬让您独领一军开府建衙,都是为了世子。如果世子威信不足,唐王要分军功给世子,给世子一块垫脚石让世子爬上去,这样世子在军中才能服众,才能保持威信。可唐王又不想让世子觉着自己的位子很牢靠,唐王要鞭策世子,就必须有个人能威胁到世子的位子,这样世子才不会堕落不思进取。”

    “呼……”

    李世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就是那根鞭子,那块石头。”

    李靖点头道:“只有让世子时刻觉着自己的位子不稳固,世子才会小心翼翼,才不敢懈怠。而四公子元吉和世子的关系太亲近,所以,唐王能用的只有您了。而您的才能又确实不输于世子,正是最佳的人选。”

    “有您在后面,世子怎么敢停下来不往前赶”

    李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觉得心里前所未有的痛快。这些话,也只有他单独和李世民在一起的时候才敢说,便是刘弘基和长孙无忌这两个李世民的心腹在,他也绝不会说一个字,宁愿烂在肚子里。

    “我跑的越快,大哥也就被逼着跑的越快”

    李世民叹了口气,忽然生出几分疲倦厌烦来:“若是我停下脚步不往前跑,大哥想必也会轻松踏实不少吧。如果真能停下来,我们兄弟也都能喘口气。”

    他说这话的时候,兄弟两个字咬的很重。

    “怎么可能”

    李靖摇头道:“就算您不想跑不想追,唐王也会架着您,逼着您往前跑,既然已经到了这个位置,您就已经没有退路了。”

    “我晚上便去见见李闲。”

    李世民闭上眼靠进座椅里,脸色带着疲倦。

    “属下还是跟着您一起去吧。”

    李靖垂首道。

    “为什么”

    李世民猛的睁开眼问道:“你和他既然有血仇,何必要去撩拨他你刚才也说了,如今我没有退路,也停不下来只能一鼓作气的往前跑往前追,而府中大部分人都站在大哥那边,李闲是我必须争取过来的助力,只要能将李闲拉拢过来,大哥便处处落了下风而你若是去了,李闲难道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

    李靖真挚道:“李闲未必不知道我在公子你麾下做事若是因为如此,李闲拒绝公子您的好意,属下心里怎么能踏实今夜属下随您一同去见李闲,就算李闲杀了属下,却能帮公子您换来一个最强有力的助手,属下怎么能因为私事而耽误了公子大事”

    “不行”

    李世民大声道:“宁愿不要李闲李安之,我也不能没有你李靖李药师”

    李靖身子猛的一震,垂首拜道:“蒙公子厚爱,属下惶恐不安”

    因为激动感动,他的声音微颤,只是,他垂首的时候,嘴角上却挂着一丝得意的笑意,带着些达到目的才会有的骄傲得意。

    ……

    ……

    太原城

    太原留守,齐公李元吉的府邸就是当初李家的宅子,曾经这个宅子的主人是李元吉的父亲李渊,现在的主人是他,而李渊则换了一个更大的宅子,李元吉坚信,早晚有一天,父亲李渊能住进这天下间最大最豪华那片宅子里。

    “李闲这个人怎么样”

    李元吉把玩着一颗圆润光华的珠子,似笑非笑的问道。

    今日他以守城任重不能擅离职守为借口没有去迎接李闲,而是让陈寅寿代为赴宴。陈寅寿是世子李建成的人,李元吉也是李建成的人,这是李家人都知道的秘密,而李元吉对陈寅寿看人之准历来很推崇。

    “看不透”

    陈寅寿喝了一口茶之后认真的回答道。

    “看不透这叫什么话”

    李元吉将珠子放下,脸色有些不悦的问道。

    “表面上看来,今天在席间的时候李闲虚荣还胆怯,二公子赞美他的时候他显得很开心,二公子挑衅他的时候他又不敢反驳,和传说中的强势相悖,如果他真是这样一个人,我只能说他的运气真的好的离谱。但我却不觉得看到的就一定是真实的,所以,我说看不透。”

    “李世民向李闲挑衅你快说说”

    李元吉立刻来了兴趣,盘膝坐在椅子上脸上露出几分期待。

    陈寅寿将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李元吉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李世民今天怎么如此白痴他想取代大哥的心思昭然若揭,李闲这样一个好帮手不去拉拢反而去得罪,难道今天他喝醉了酒”

    “是了”

    李元吉忽然想起一件事,随即笑了笑道:“他在草原上的时候杀了陆十三,而陆十三是罗士信的人,李闲和罗士信的关系又极密切,李世民他自然知道已经把李闲得罪的苦了,即便拉拢也拉拢不过去。”

    陈寅寿看了李元吉一眼,心中轻蔑的笑了笑。

    二公子是唐王用来督促着世子不断向前的鞭子,而你则是唐王送给世子的刀子。二公子和你,注定了此生只是世子的陪衬罢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陈寅寿摇了摇头道:“我刚才也说过了,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真实的事,李闲表现的很弱势,但他不一定真的弱。二公子表现出了对李闲的敌视,但他不一定真的敌视。”

    “陈老”

    李元吉不耐道:“咱们都是站在大哥这边的,你说话就不能爽快些你就直接告诉我,李世民他是不是也想拉拢李闲,李闲到底能不能被他拉拢了去如果李闲站在咱们这边那便没什么好说到了,若是李闲有意往李世民那边靠,我自然不能容他如今太原城咱们李家军不下二十万,关口那里还有慧宁姐姐的十万娘子军,难道灭他一个李安之还需要瞻前顾后不成”

    “李家军总数确实不下三十万”

    陈寅寿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可有七万在二公子手里,有十万在小姐手里,世子和您麾下的兵马,十三四万。若是您打算对李闲动手,且不说阿史那咄吉世就在城北看着,就说二公子,他若是真想拉拢李闲岂会袖手旁观二公子若是出手,小姐能看着您和二公子针锋相对”

    “你的意思是说,我便动不得李闲”

    李元吉懊恼道。

    “动不得”

    陈寅寿肯定的点了点头道:“李闲这个时候来的时机极好,二公子陈兵在太原城西,小姐的兵马若是全力赶来的话,只需三五天,而世子的人马处在李闲的燕云军和二公子的人马之间,若是您轻举妄动的话,牵一发而动全身。到时候如果因为内乱而丢了太原,唐王面前,您也不好解释。”

    “他娘的”

    李元吉猛的拍了一下桌子,那颗珠子弹起来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李元吉看着心烦,一脚将那珠子踢了出去。

    他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沉默了一会儿,他忽然想明白一件事:“你是说,李闲是故意选择在这个时候来太原的他能看出来咱们李家的事他算准了,咱们李家的人不会动他非但不会动他,还都会站出来拉拢他”

    “他可以得意的将所有礼物都收了却不表态,等着谁开出的条件更好他才会做出选择他这次来太原,以盟友的身份来协助守护太原,共同驱逐突厥人不过是次要的,他就是来看咱们李家笑话的换句话说,他娘的他是来发财的”

    陈寅寿点了点头,心说这个暴躁轻狂的四公子总算开窍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人更不能留”

    李元吉站起来,咬着嘴唇吐出这几个字。

    第505章 替死鬼

    或许是长生天真的遗弃了突厥人,才到十一月中旬竟然飘起了的大雪,对于中原人马来说这大雪是个好消息,但对于突厥人来说这可是致命的,阿史那咄吉世的突厥大军在已经在太原受阻了一个多月,本来草原上连续两年的天灾人祸就已经让很多牧民吃不饱肚子,这次阿史那咄吉世倾巢南下,草原上能调集起来的牛羊辎重差不多全都带了过来,对于他来说,这是背水一战。

    阿史那咄吉世发动这次战争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想要让草原上的牧民们安然度过这个冬天,就必须靠掠夺大量的物资运回去解燃眉之急,李渊起兵反隋,一口气打到了长安,这让阿史那咄吉世看到了机会,他认为如今的大隋看起来虽然依然像是一头巨象,但这头巨象已经病入膏肓了。

    南下之前,他派人认真仔细的打探了如今大隋的局势,曾经让他畏惧的大隋皇帝杨广被困在江都,帝命甚至不出百里,皇帝已经成了一个在一城之地中幻想着清平盛世的可怜人,在草原人眼中原本高高在上的天可汗变成了一个懦夫小丑,他们也就失去了曾经深深的敬畏。

    越王杨侗以监国的身份留守东都,可东都已经被瓦岗寨的义军围了个水泄不通,自封大司马的王世充把持朝政,监国形同虚设,杨侗在王世充面前只能唯唯诺诺,杨家天子的威仪早就被践踏的体无完肤。而王世充忙着应付瓦岗寨,刚刚把东都中反对他的大臣杀干净,内乱还没有彻底平息,应付起瓦岗寨来也是力不从心,屡战屡败,兵力越来越少,只能龟缩在东都城内,仗着东都城墙高大坚固勉强抵抗。

    在长安,李渊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年号为义宁,尊在江都的杨广为太上皇。李渊自封大丞相,唐王,总领全国军马事,大权独揽。在东都的杨侗和在长安的杨侑都成了傀儡,日子过的一般的艰辛苦楚。这两个少年其实都是极聪慧英明之人,奈何生不逢时,若是换了太平天下,无论他们两个谁继承了杨广的帝位说不得都是一代明君。可惜,长安有李渊,东都有王世充,他们兄弟都成了时代的配角。

    幽州罗艺的触角不断的扩充,整个涿郡,渔阳,博陵这大片的疆土都成了他的私产,此时的罗艺早已经不是原本那道令人望而生畏的大隋长城,这样的乱世中他已经从大隋的守护者变成了大隋的掘墓人。窦建德虽然在黄河南边和燕云寨的交战中处处落了下风,如今正和徐世绩在缠斗,但河北洺州的根基尚在,不容小觑。

    薛举起兵十万,时刻危机着李渊的身后,李渊抽调了大量人马北上抵御突厥人南下,剩下的兵力只能保证暂且固守,无力再向外扩充领地。

    大隋已经糜烂成了这样,阿史那咄吉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他本以为凭借着狼骑的战力,再加上大隋孱弱,此次南下纵然不能饮马长江,打下大隋半壁江山也不会有太大的阻碍。可在太原被阻挡了一个多月之后,阿史那咄吉世在愁苦烦恼中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这让他更加的痛苦。

    他想明白了为什么会在这样,答案让他似乎掉进了一个冰窟窿中几乎窒息。

    大隋确实糜烂了,各地都是义军在互相征伐。

    看起来是可乘之机,可阿史那咄吉世南下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错了,错的离谱。那些他原本认为只会自相残杀的孱弱汉人,互相敌对,恨不得将彼此碎尸万段,可当突厥人南下的时候,这些敌对的势力竟然表现出了让人震惊的团结,可怕的团结。

    斥候探听回来的消息让阿史那咄吉世恨不得指天大骂,奈何虽然他越来越觉得长生天遗弃了他们突厥人,可他依然不敢指责长生天什么。

    进了十一月之后,从各地赶来支援李渊军守太原的人马越来越多。突厥人的斥候发现打着各色旗号的人马陆续到来,其中除了北方各路义军派来的援兵之外,甚至远在黄河南边的燕云寨,更远的杜伏威都派了人马赶来。最让阿史那咄吉世感到绝望的是,幽州罗艺的精骑出燕山进入草原,然后绕了一个圈子入关,堵住了他的退路。

    阿史那咄吉世骤然发现,自己掉进了一口深井中。而那些该死的中原人手持着弓箭站在井沿上,已经将冷幽幽的箭簇瞄准了他。

    ……

    ……

    雪从昨天傍晚的时候下起来,一开始只是能轻易钻进人衣领子里的雪沫子,到了掌灯的时候雪花越来越大,地上已经铺了厚厚的一层。到了第二天早晨李闲走出军帐的时候,大雪已经有一尺厚了。

    披了一件珍贵的纯黑色貂绒大氅,李闲顺直的黑发随意的束在脑后。整个人看起来极爽朗俊逸,还带着些让人看起来很舒服的随和。

    伸出手接了一片雪花,李闲看着那漂亮的雪花在手心中慢慢融化。

    不知不觉间,他嘴角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怎么,大清早的就想到了什么开心事。”

    很悦耳的女声在李闲对面响起,这声音并不是小女生的那种清脆的悦耳,稍微有一点沙哑,可听在耳朵里却带着别有风味的成熟味道。

    李闲抬起头,看着已经走到自己身前的倩丽身影笑了笑。

    “怎么起的这么早”

    李闲问。

    “昨夜喝多了酒反而睡不着了,你那酒头真的很不错有些力度,我也是第一次喝这么有劲儿的就,烧了整整一夜,天将明的时候才缓和下去,用冷水洗了脸,喝了杯暖茶,这会儿倒是精神的很。”

    她微笑着说道,只是从眉宇间淡淡的疲倦还是看得出来她昨晚确实没睡好。

    李闲想起她昨日傍晚风雪中带着几十个女兵驰骋而来的时候,自己真是吃了一惊。虽然在见李建成的时候他便听李建成说过,李慧宁知道李闲要来所以从关口连夜赶了过来,可李闲并没有在意,他以为那不过是李建成的客气话罢了。毕竟他和李慧宁只见过两次,一次是在鄱阳湖边,一次是在郓城,他可不觉得世家大户出身的人会真心交朋友。

    可李慧宁显然和她的家人不一样,这个女子性格上的豪爽比起李建成李世民都要浓。

    昨夜到了燕云寨大营之后李闲设宴款待,那一壶最烈的酒头竟然被她自己喝了个干干净净,最后似乎还意犹未尽,脸色酡红略带慵懒的说李闲小气,有如此好酒当初在鄱阳湖的时候怎么不拿出来,那日的烤鱼若是配了这烈酒才是真的完美。

    明明昨夜喝了那么多酒,换做李闲的话估计也起不来,可她雍容缓步走到李闲面前的时候,脸上的疲倦淡的几乎看不出来。

    “你应该叫我姐姐。”

    李慧宁没回答李闲的话,也没介意李闲没回答她的话。

    她微笑着说道:“咱们同出李家都是飞将军的后人,我比你还大两岁,无论如何你叫我一声姐姐也不吃亏。况且,昨夜你可是叫过了的。”

    “昨夜我叫你姐姐”

    李闲微微皱眉,却想不起来有这么一回事。

    “你忘了”

    李慧宁笑得让人迷醉:“看来昨夜你比我醉的还厉害,做过什么说过什么竟然都忘了。不过我可没忘,既然昨夜你叫了我一声姐姐,那么从昨夜开始算起你就是我弟弟,这谁也改变不了了。”

    李闲苦笑问道:“你确定不是你喝多了”

    李慧宁摇了摇头道:“自从从长安逃出br /gt;</br></br>

章节目录

将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未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未知并收藏将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