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芝那等宝贝,才可以省去天仙大能一些苦修。

    火灵仙芝可助炼化五行之中的火属性之力,省去一些苦修,但也只是一些而已。

    而似火灵仙芝这等宝物,饶是陈凡拥有流云仙府,也只有一株,此乃生成灵智的天地灵物,即便是陈凡,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想毁了它,而是将它放养在了仙府二层。

    想到炼化五行之力,动辄需要十万年,乃至数十万年的苦修,饶是陈凡,也只能先行放在一边,毕竟眼前还有更要紧的事。

    但是灵光一闪,他想到了在神道世界之中,寻到的传说可以开天辟地的五行灵珠,当初女娲娘娘赠予他最后几颗灵珠之时,曾说他自会明白,原来竟是如此

    虽然五灵珠乃是雷,风,火,水,土五种属性,其蕴含的灵力却也是金,木,水,火,土的范涛。

    当初雷灵珠乃是毒娘子处得来,土灵珠乃是赤鬼王处得来,其余三颗灵珠却是女娲娘娘赠予。

    陈凡取出了五颗灵珠,本是应该按照五行之中金生水的属性,先行炼化金之力与水之力,没想到五颗灵珠一经炼化,同时飞入了他的体内。

    如若是五种属性灵根的修士,则可以同时炼化金,木,水,火,土五种五行之力,拥有哪种属性的灵根,修炼哪种五行之力的速度又快上许多,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在此处。

    五颗灵珠一进入体内,自成一个循环,不断的涌出五行之力融入陈凡的法力之中。

    如此,陈凡即便不刻意修炼,每时每刻也在增进着修为,饶是以他的见多识广,也是诧异与高兴不已。

    陈凡除却修炼之外,就是与美猴王等一群猴子在花果山上游玩一番,三五载的时间倒也过的飞快,这一日,到了美猴王出山求道的日子。

    影视与原著,陈凡已经看多许多遍,美猴王并没有像原著中一般,逍遥自在三五百载之后才出山求道,而是因为山中的一头老猴子老死,这才有了学习长生之道的心思。

    美猴王并不傻,相反是一个十分聪明伶俐的人物,他也曾像陈凡表露过学一些本领的意思,奈何陈凡对美猴王的修炼之道也不精通,又怕耽误了未来齐天大圣的机缘,是以并没有传授修炼之法。

    美猴王却好似明白陈凡的意思,并未在这方面纠缠。

    直到今日,一个老猴子身死,引来了陈凡与美猴王,以及一群猴子。

    其中一只白毛的老猴子跳了出来,哭道:“大王,他死了”

    白毛老猴子正是猴群之中资格最老的通背猿猴。

    陈凡当初见到这只白色的老猴子,却也诧异不已,此猴名为通背猿猴,似乎见多识广,知晓许多事情,修为也算不错,只怕美猴王凭借此时的肉身修为也斗不过他。

    只是这只老猴子没有恶意,拥戴美猴王也是出自真心,暗中观察了一些时日之后,以陈凡的眼力,已然看出这是一只在外游历过,并无恶心的老猴子,有着一些本领,但相对于大能存在来说,却也算不得什么。

    在花果山这等仙家福地,有一些异种存在倒也正常,类似这只通背猿猴,已然相当于化形后期的妖兽,即便与陈凡灵兽袋内的青牛相比,也是在伯仲之间。

    “死了”美猴王有些惊奇的问道,对于死这个字,并不能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同时,美猴王有些求知的目光,望向了陈凡。

    第三章 方寸山

    “它乃年老体衰,气绝身亡。”迎着美猴王的目光,陈凡淡然说道。

    “我等无有长生之术,日后也不免于死啊”通背猿猴哀声一叹,带着些许感慨之意。

    “日后,我等也不免于死”美猴王眼珠一转,对于死之一字有了一些了解,随后便是目露精光,带着明显的不甘。

    “我也无有长生之术啊”

    想了许久,美猴王抓耳挠腮的一叹。

    “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通背猿猴赞叹一声,带着些许羡慕之意。

    陈凡闻言,眼前一亮,想要知晓这方世界的一些信息。

    美猴王同样如此,赶忙问道:“你可知道是哪三等人”

    通背猿猴应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

    “此三者居于何所”美猴王眼珠一转,却是起了拜师求道的心思。

    “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通背猿猴应道。

    陈凡却是听得若有所思,佛,仙,神圣三者,似乎在指佛门中人,天上神仙,这神圣又是指什么呢

    难道是孔圣人

    而且这通背猿猴似乎十分希望美猴王外出求道,不知是看出了美猴王的不凡,想要抱大腿,还是有些什么心思

    陈凡可是知道,美猴王大闹了地府,将花果山猴子的名字都在生死薄上划去。免去了阎王的管辖。

    正在陈凡神游天外之际,美猴王却是满心欢喜的说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

    随后美猴王的目光却是望向了陈凡,带着征求之意。

    “同去。”迎着美猴王的目光,陈凡点了点头,含笑道。

    他乃是想见见那传说中的菩提祖师。看看这位大能有没有救治仪琳的方法,但是贸然前去,只怕有些诸多不便。有着美猴王这位与菩提祖师有着师徒之缘的猴子在,说话就容易了许多。

    “如此甚好”美猴王嬉笑一声,十分高兴,他虽然有着不怕危险的求道之心。但是与陈凡同行。却是安心许多。

    次日,美猴王早起,叫道:“小的们,替我折些枯松,编作筏子,取个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类,我将去也。”

    准备妥当之后。陈凡与美猴王登上了竹筏,一人一猴。在一群猴子的注目之下,借着天风,划着竹筏往南瞻部洲的地界而去。

    到了南瞻部洲之后,陈凡与美猴王在世俗间游走了一年多,并未见到所谓的神仙。

    如此也让陈凡明白,这个大千世界中的神仙,似乎并不混迹世俗世界,与神道世界之中到处布道,争夺香火供奉的神明截然不同。

    有着陈凡在,美猴王虽然没少闹笑话,却也学会了人间的一些礼仪。

    在陈凡的有意引导之下,两人又飘过西海,来到了西牛贺州地界。

    经过在西牛贺州的一番游历,陈凡终于将目标锁定在了方寸山。

    一人一猴登到山顶,但见此山千峰开戟,万仞开屏,却是一处仙家福地。

    即便是出身于花果山的美猴王,也不由多看了几眼。

    正观看间,山下树林深处传来了人声,美猴王眼珠一转,忙拉着陈凡穿入林中,听着传来的歌唱之声。

    歌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终于找到神仙啦”美猴王听完,双目一亮,赞叹了一声,随后便拉着陈凡跃向了歌声传来之处。

    走到近处,却是一个樵夫,正在那里举斧砍柴,此人虽是一个樵夫,打扮却是非常:

    头上戴箬笠,乃是新笋初脱之箨。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绵捻就之纱。腰间系环绦,乃是老蚕口吐之丝。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搓就之爽。手执衠钢斧,担挽火麻绳。扳松劈枯树,争似此樵能

    “老神仙弟子起手。”美猴王打量了几眼,越看越像高人,忙上前几步,高声呼道。

    “哈哈,我以打柴为生,衣食还不得周全,怎么敢当神仙二字”

    樵夫回过头来,看到美猴王这只猴精,还有一旁的陈凡,却是并不害怕,反而嬉笑着说道。

    “你不是神仙,如何说出神仙的话来”美猴王抓耳挠腮一番,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我怎么说出神仙话来”樵夫闻言不由好笑,反问道。

    美猴王道:“你刚才唱的歌中说,交往非仙即道,闲来对坐讲经,不是神仙,怎么说出神仙的话来”

    樵夫笑道:“实不瞒你说,这个词名做满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与我舍下相邻。他见我家事劳苦,日常烦恼,教我遇烦恼时,即把这词儿念念。一则散心,二则解困。我才有些不足处思虑,故此念念。不期被你们听了。”

    美猴王不由眼前一亮,赶忙问道:“你家既与神仙相邻,何不从他修行学得个不老之方却不是好”

    陈凡闻言也是一喜,见到这老樵夫,以及听到老樵夫的歌声之时,他就已经知晓找到了地方,奈何神识一扫,以他如今的神识修为,也没有发现菩提祖师的所在。

    看来与美猴王同来的决定是对的,否则他孤身前来,只怕无缘一见

    正在陈凡神游天外之际,樵夫却是应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尘之间,货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美猴王闻言,沉吟了一会,随即眼睛一转,嬉笑道:“据你说起来,乃是一个行孝的君子,向后必有好处。但望你指与我那神仙住处,却好拜访去也。”

    同时美猴王向陈凡使了一个眼色,带着欣喜之意,出来不少时日,终于寻到一个正儿八经的神仙了

    之前一人一猴并不是没有遇到过修行之人,只不过都是一些小把戏,糊弄一下凡人还可以,以美猴王的聪明却是一眼看穿。

    樵夫却也不推辞,应道:“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七八里远近,即是他家了。”

    “老兄,你便同我们去去。若还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美猴王眼睛一转,却是怕找不到地方,想要拉着老樵夫同去。

    “你这猴子,甚不通变。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假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养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

    樵夫摇了摇头,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美猴王见状,一番白眼,向陈凡报以无奈的眼神,当即拉着陈凡顺着老樵夫指引的道路走去。

    过了前方的山坡,前行了七八里远,果然有一座洞府。

    饶是以陈凡的眼力,也不由双目一凝,此处竟是身在一座阵法之中,以他的神识,之前并未探查到这座洞府的所在。

    从这里看去,只见这座洞府烟霞散彩,日月摇光。

    洞府外有着千株老柏,亦有着奇花布锦,还有着许多异兽隐现,仙鹤凤凰,玄猿白鹿,金狮玉象,不一而足。

    见到这金狮玉象,陈凡不由双目一凝,以他的眼力,竟然看不透金狮与玉象修为,联想到西天取经路上的两头妖精,让陈凡对于此处有了些许猜测。

    前世,对于菩提祖师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他就十分好奇,为何此人可以教出齐天大圣这样的人物,却又不见闻名

    只有两个解释,那便是此人修为深不可测,满天神佛都可以瞒的过去。

    这种解释虽然说得通,却也太过离谱。

    另外一个解释,那边是此人乃是一方大能化身,教导过美猴王之后,便恢复了原来的身份,自然无人知晓。

    陈凡知道,那金狮玉象,乃是西天灵山两位大能的坐骑,如若真是西天取经路上的那两头妖精,只怕这灵台方寸山与西天灵山脱不了关系。

    这菩提祖师,说不得就是西天灵山的一位大能,甚至是如来佛祖也不是不可能。

    正在陈凡神游天外之际,美猴王却是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

    却是一人一猴见得假神仙太多了,见到樵夫说的是真的,又是如此神仙洞府的景象,让美猴王欢喜不已,直直的上千去敲门。

    第四章 拜师

    “什么人在此搔扰”

    随着吱呀一声,洞门打开之后,里面走出一个相貌清奇的仙童,朗声叫道。

    “仙童,我是个访道学仙之弟子,这是我同伴,更不敢在此搔扰。”

    美猴王拉着陈凡,上前几步,躬身说道,却是被洞府的奇景与这丰姿英伟的道童唬住了。

    仙童笑道:“你是个访道的么”

    猴王道:“是。”

    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两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

    “是我们,是我们。”美猴王闻言一喜,连忙点了点头。

    陈凡却是不置可否的一笑,洞府的主人通过阵法知晓外面来人再正常不过,如此未卜先知也只能唬唬没什么见识的美猴王了。

    “你们跟我进来。”童子点了点头,引着两人向洞府内走去。

    三人跨过洞门,里面却是别有洞天,一层层的深阁琼楼,一进进的珠宫贝阙,陈凡打量之余,却觉得与前世影视里美猴王的求道之地,完全没有可比性。

    进了一间大殿之后,一位仙风道骨的道长正端坐在台上,两边有几十人侍立在台下。

    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拜见须菩提祖师。”陈凡微微一礼,略带恭敬的言道。

    以他的眼力。不难看出须菩提祖师有着与天剑老祖一样深不可测的修为,也就是说最少也是一个天仙中期的真仙

    陈凡虽然修为远超同阶,但是天仙初期与天仙中期的真仙。完全如金丹与元婴一般,如同一个大境界的差距,饶是他手段不俗,也难以与这须菩提祖师抗衡。

    祖师打量了陈凡几眼,点了点头算是回礼,目光之中却带着好奇之色,以他的见识竟然没有听闻这位后起之秀。略一沉吟之后,祖师又看向了猴王,言道:“你是哪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

    美猴王恭恭敬敬的说道:“弟子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

    祖师嘴角挂起了一丝笑意,喝道:“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

    美猴王却是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

    陈凡看的微微摇头。但却并不打扰。反而对菩提祖师的做法有些认同,以猴王的劣性,如若不展示一番严厉,只怕还真不好管教。

    菩提祖师淡淡问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

    “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方才访到此处。”

    “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

    “我无姓。也无父母。”

    “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

    “我虽不是树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

    “这等说,却是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

    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

    菩提祖师打量了一番,点了点头,含笑说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

    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

    猴王道:“哪十二个字”

    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

    “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美猴王喜得抓耳挠腮,看了陈凡一眼,颇有些显摆的意思。

    收了一位弟子,菩提祖师似是十分满意,转过头来看着陈凡,略一沉吟,淡淡问道:“不知这位小友师从何处”

    菩提祖师并没有未卜先知,通晓过去未来的手段,对于陈凡这位后起之秀也十分好奇,不知哪一位大能教出了这样的弟子

    以他的眼力,不难看出陈凡乃是新晋的天仙,法力却远超同阶,更是兼修练体,如此法门,就是菩提祖师也未曾拥有,否则便不用费尽心思将美猴王收入门下了。

    要知道美猴王天赋异禀,战斗起来,可谓同阶无敌

    除非有逆天的神通,否则美猴王一旦修为有成,实难降住。

    陈凡略一沉吟,却是轻轻道:“自学成才。”

    他的修行功法乃是得自脑海里的神秘小珠子,虽然有个便宜师傅林元真人,林元真人却并没有教他什么,完全可以称得上自学成才四个字。

    自学成才

    菩提祖师品味了这四个字一番,以他的见识以及眼力,却是可以看得出陈凡并没有说谎,也用不着说谎,有着如此修行法门,可以修炼到这个地步的人,又何必说谎

    如此,却是让菩提祖师有些欣喜,如若能将此子纳入门下,岂不是一件喜事

    “小友可愿入我门下学得长生之术”菩提祖师盯着陈凡,开口问道,毕竟天仙也是有百万年的寿元限制,只有到了他这等修为,才能真正的拥有无限寿命。

    然而想要增进修为,就要有着修行法门的传承。

    陈凡还未答应,一旁的美猴王却是目露精光,他求仙问道,不正是为了长生之术

    “在下只想求一个医人之术。”陈凡却是不置可否的说道,言下之意,只要能够求得医人之术,拜师这事好商量

    “哦”菩提祖师露出一丝好奇,随即问道:“你想求何医人之术”

    陈凡并未答话,而是一扬衣袖,一张石床出现在了大殿之内,上面躺着一位娇俏秀丽的昏睡女子,正是仪琳。

    流云仙府一直被他藏在衣袖之中,仪琳正在流云仙府二层。

    菩提祖师,美猴王,以及大殿几十个仙侍的目光都转了过去,好奇的打量着这位女子。

    不消说,陈凡正是想求一个医治此女子的术法。

    “咦”

    菩提祖师一声轻咦,随即却是微微摇了摇头,正在陈凡面露失望之际,却是开口言道:“我虽然医不好她,却是知晓一个医治她的方法。”

    “什么方法”陈凡眼前一亮,以他的定力,此时也有些迫不可待。

    菩提祖师却是不置可否的一笑,淡淡道:“此事不能急在一时。”

    “弟子陈凡拜见师父。”

    陈凡微微一笑,岂能看不出菩提祖师的意思,但是相对于能够医治好仪琳,拜师只能算是一件小事。

    再者,他也十分好奇这位菩提祖师的真正来历,同时也可以学得一些神通。

    他从小珠子里得到的传承,除却修炼功法,以及一些典籍,如同剑修典籍,还有丹道,阵道,器道的传承外,只有一些敛息诀一类的小法术。

    里面并没有什么神通,如今他也只会一道防御神通法术,还是自己领悟而来。

    如此,陈凡与美猴王都拜入了菩提祖师门下。

    菩提祖师并没有给陈凡起法号,对于此事,却正合了陈凡的心意,以他如今的修为境界以及见识,再次听到悟空这个法号之时,却有了一些别的想法。

    一部,通篇都是讲“变”:天上的观世音、二郎神会“变”,地上的牛魔王、白骨精会“变”,西行路上的孙悟空、猪八戒也会“变”,特别是孙悟空还会七十二变。世上变化何其多

    万变皆空,所以美猴王叫做“悟空。”

    至此,陈凡与美猴王,以及一众师兄,过起了每日听道的日子,一晃就是六七年。

    菩提祖师却是一直没有告诉陈凡医治仪琳的方法,只说时机未到。

    如今医治仪琳的事情有了着落,陈凡也不着急了,平日里就在山上修炼,等待着那所谓的时机。

    体内的五颗灵珠,炼化的越来越快,突破天仙中期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饶是陈凡也没有想到,进阶天仙中期的真仙,就这么误打误撞,竟是如此之快,如若让天剑老祖知道,只怕也要惊得不行。

    即便是菩提祖师每日看在眼里,也有些眼皮微跳,自己收的这位徒弟着实不凡,只怕用不多久,就可以成为永恒的存在了。

    美猴王在这六七年间,听道之余,便是与一众师兄学习言语礼貌,习字焚香,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

    那劣性的性子,也收敛了许多,越来越像一个人类。

    菩提祖师讲道也是佛道都有,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第五章 讲道

    六七年间,陈凡也没有看出菩提祖师的特别之处,或者说是真实身份。

    说他是一个真正的隐世高人,毫无目的的教导孙悟空,完事之后就没了踪迹,陈凡此时是说什么也不相信。

    这里求道的几十个师兄,也只是凡人而已,学的都是一些小术,并没有特别之处,恐怕这些师兄出去之后,也会如孙悟空一样不得提起师门。

    难怪菩提祖师这里都教导了十代人,到了孙悟空的悟字辈,也并不出名。

    在前世之中,陈凡就对菩提祖师的身份有着种种猜测,有流传说是如来佛祖,更有流传说是太上老君。

    如来佛祖能够以一手之力,降住孙悟空的筋斗云,说明佛祖对筋斗云这个神通十分了解,猜测也正是如此而来。

    太上老君则是让孙悟空偷了许多金丹,又以八卦炉助他练成金身以及火眼金睛。

    后来更是有西游记与封神榜的结合,说菩提祖师乃是封神榜的西方教主准提道人。

    但是作为图书馆管理员的陈凡却知道,西游记与封神榜都是明朝期间成书,西游记更在封神榜之前。

    如此学道六七年,祖师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

    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孙悟空在旁闻听,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

    “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悟空抓耳挠腮的解释道。

    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

    听闻此处。正在下方听道的陈凡暗道一声成了,如此不正是孙悟空学到神通的开始,如此,不知道自己能否学到那七十二变与筋斗云等神通之术

    果然。后面的情形与陈凡知道的一模一样。

    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

    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甚么道”

    悟空道:“但凭尊祖教诲,只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

    悟空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

    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

    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

    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

    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

    祖师道:“不能不能”

    悟空道:“不学不学”

    祖师又道:“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

    悟空又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

    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

    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

    祖师道:“若要长生,也似壁里安柱。”

    悟空道:“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打市语。怎么谓之壁里安柱”

    祖师道:“人家盖房,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

    悟空道:“据此说,也不长久。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

    悟空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

    祖师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

    悟空道:“这般也能长生么”

    祖师道:“也似窑头土坯。”

    悟空笑道:“师父果有些滴。一行说我不会打市语。怎么谓之窑头土坯”

    祖师道:“就如那窑头上,造成砖瓦之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煅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

    悟空道:“也不长远。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何”

    悟空道:“动门之道,却又怎样”

    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

    悟空道:“似这等也得长生么”

    祖师道:“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

    悟空道:“师父又来了怎么叫做水中捞月”

    祖师道:“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

    悟空道:“也不学不学”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

    祖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如此,却是唬得这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埋怨起悟空:“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啊”

    只有陈凡看着祖师离去的背影。以及在悟空头上打的那三下,露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如何不知道,这正是孙悟空学的神通的开始。

    孙悟空也不恼。反而向众人赔礼,面露笑容,竟是瞬间领会了祖师的意思。

    当晚,正直三更时候,陈凡正在房间内盘膝打坐,炼化着五颗灵珠,随着吱呀一声。房门却是被人推开。

    随后只见孙悟空大大咧咧的走了进来。

    陈凡微微一笑,停止了修炼,只是看着猴子。并没有开口。

    “无趣无趣”

    片刻之后,孙悟空抓耳挠腮一番,却是最先忍不住,嬉笑道:“老祖让我三更去学那长生之术。你与俺老孙一起去吧”

    孙悟空自出生起。便与陈凡相识,朝夕相处,与亲人无异,如今有了学到长生之术的好事,也不顾祖师责罚,便要拉着陈凡一起去。

    如此心意,陈凡岂能不知,在孙悟空进屋的那一刻起。他便已经知道孙悟空的意思,或者说早已猜到了孙悟空会来。

    “同去”如此机会。不去的是傻子,陈凡并没有拒绝。

    两人出了房间,向菩提祖师的居所走去,不多时,就来到了菩提祖师的房外,只见祖师的房门半开半掩,似乎正在等人。

    孙悟空看了陈凡一眼,喜道:“老师父果然注意与我传道,故此开着门也。”

    说完也不等陈凡答应,便拉着他急不可耐的向房门内走去。

    走进了房间,两人只见祖师蜷局身躯,朝里睡着了。

    悟空不敢惊动,即跪在榻前,显示出了猴子的聪明,以及决心。

    陈凡微微一笑之后,同样跪拜在地,既想学到神通,又不行礼,却也说不通,毕竟天下并没有白吃的午餐。

    再者既然已经拜师,跪拜大礼,也并不稀奇。

    那祖师不多时觉来,舒开两足,口中自吟道: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

    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悟空应声叫道:“师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时。”

    祖师闻得声音是悟空,即起披衣,盘坐喝道:“这猢狲你不在前边去睡,却来我这后边作甚”

    陈凡却是嘴角一笑,含笑接口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教悟空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他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

    菩提祖师看了陈凡一眼,同样含笑说道:“你也来了。”

    陈凡却是笑着并不开口,心道一声有戏,祖师并未赶走他,意思就是同时教他与悟空本领。

    果然,菩提祖师笑道:“你们今有缘,我亦喜说。既识得盘中暗谜,你们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

    两人叩头谢了,悟空上前跪于塌下,洗耳用心,陈凡则是上前盘膝而坐,同样静心聆听。

    祖师云: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虽是简单的一首诗,却带着意境,让人不自禁的沉入其中,悟空听得如痴如醉,陈凡则是微微摇了摇头。

    意境里乃是一部修炼功法,并无修炼功法的孙悟空自然是沉浸其中,已经快要真仙修为的陈凡,又有着自己的修炼功法,自然没有什么用。

    同时陈凡知晓了此方大千世界的大概境界。

    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

    此乃地仙,或者说是散仙,渡劫便是天仙。

    第六章 神通

    炼精化气,与修仙界中的练气期相当。

    炼气化神,与修仙界中的筑基期相当。

    炼神返虚,与修仙界中的金丹期相当。

    炼虚合道,与修仙界中的元婴期相当。

    到了炼虚合道的境界,便是地仙,或者说是散仙,渡过劫便是天仙。

    此当大千世界虽然没有大天劫,却有着三灾,与大天劫无异,同样的威力无匹,同样是上天对修士的考验。

    自菩提祖师传道之后,只是三年,美猴王便到了炼虚合道大成的境界,只消渡过三灾便是一名天仙。

    如此天赋,饶是陈凡也不由惊羡不已,不过他也知道,美猴王早已产生了灵智,那块仙石在花果山那般仙家福地吸收了无数年的灵气,即滋养了美猴王的肉身,让他可称为天生石猴,天赋异禀,又在他体内积累了无数法力,一经修炼,直奔天仙。

    饶是如此,从不懂修行,到如今境界只用了三年,也让陈凡有些惊羡。

    这一日,祖师复登宝座,与众说法,忽然问道:“悟空何在”

    悟空近前跪下:“弟子有。”

    祖师道:“你这一向修些什么道来”

    悟空道:“弟子近来法性颇通,根源亦渐坚固矣。”

    祖师道:“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却只是防备着三灾利害。”

    悟空听说,沉吟良久道:“师父之言谬矣。我常闻道高德隆。与天同寿,水火既济,百病不生。却怎么有个三灾利害”

    祖师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岤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薰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赑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br></br>

章节目录

超级修仙之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未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未知并收藏超级修仙之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