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汗阿玛虽然是在和自己说话,却是在透过自己看别人一样。
    胤禛认真回想之后,发现汗阿玛的态度与语气,从始至终似乎都只对一个人用过——
    废太子胤礽。
    他突然有些担心,汗阿玛藏于正大光明匾背后的圣旨,会不会写下的继承人并非他们这些仍在外行走的皇子,而是……废太子胤礽?
    有那么一刻,胤禛甚至想要让人去将废太子胤礽给杀了。
    但……
    万一自己想错了,杀了废太子胤礽反倒弄巧成拙呢?
    百般纠结之后,胤禛还是决定安静等着最后一刻。
    步兵统领庆复可是他的人,若
    圣旨上的名字是自己就罢了,可若是并非自己,他也不是不能……
    就在胤禛为康熙态度所扰的时候,康熙则直接带着人去了咸安宫。
    康熙已经好些年没有见过这个儿子了,如今突然就想要过来看一看这个被他宠坏了的儿子。
    但这次见面并不愉快。
    因为胤礽在长久的幽禁生活中,已经失去了对自己的形象管理,即便康熙从未苛待过他,其身边伺候的人也都没有减少,但康熙见到的胤礽仍旧是一副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的颓废样子。
    他沉迷酒色,身材臃肿,连看向康熙的眼神都满是浑浊。
    如今的胤礽,已经完全看不出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太子殿下的影子,若非无人胆敢冒充,康熙甚至都要怀疑眼前这个看起来邋遢颓废的中年男子并非自己心爱的保成。
    可事实上,他就是。
    康熙几乎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连一句话都没来得及与胤礽说,便踉踉跄跄地离开了咸安宫。
    醉酒的胤礽似乎有所察觉,往康熙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
    但也就是一眼而已,他很快就移开了视线。
    怎么可能是汗阿玛呢?他被幽禁将近十年,汗阿玛可一次也没来看过自己,方才那抹人影,必然是自己的错觉吧。
    ……
    康熙从咸安宫回去的当天晚上就病了,病得意识不清说了好些胡话。
    旁人也不知道他在念叨什么,只是隐约听到了“保成”、“保清”、“太子”、“胤礽”以及其他几个皇子的名字。
    伺候的太监吓了一跳,赶紧将御医请了过来。
    好一番救治之后,康熙终于幽幽转醒。
    他不想再留在宫里,立刻命人收拾好行李住进了畅春园养病。
    这病似乎与之前藉此并不一样,他病得不算很凶险,却一直缠缠绵绵地没有好转,康熙为此甚至一天一颗抗生素的吃,可一直到神药都吃完了,他的病情仍旧还是那副老样子。
    十月初九,康熙病得起不了床,让胤禛代替他祭天。
    之后,康熙病情急转直下,很快就陷入了昏迷。
    胤禛等皇子得令,轮流前往畅春园照
    顾。
    十三日这天,胤禛前往畅春园。
    当日康熙病情有所好转,神智清醒了一段时间。
    也不知道是否察觉到了自己大限将至,康熙拉着胤禛说了好多话,关于朝政,关于他的兄弟,关于对蒙古人、汉人的态度,关于……
    “胤禛,你以后一定要代我好好照顾你二哥与弘皙。”康熙看着胤禛,眼神悲哀,“到底是我对不住他们。”
    胤禛听得是心惊肉跳,却也只能点头应承下来:“汗阿玛放心,儿臣定然会对二哥与弘皙好的。”
    康熙像是终于安心了一般,又开始昏昏欲睡起来。
    胤禛担心自己打扰了康熙休息,心事重重地带着人准备离开畅春园,但在即将踏出畅春园的大门时,胤禛突然停住脚步,他要咬了咬牙,又带着人折返回了畅春园,就留在康熙卧房外等候。
    庆复作为步兵统领,负责康熙安危,也一直守在康熙门外。
    二人对视一眼,却很快挪开了视线。
    傍晚时分,康熙身边的太监入内请人用膳。
    啪嚓——
    太监惊慌失措地跑出来:“雍亲王,皇上、皇上驾崩了——”
    胤禛懵了一瞬,而后反应过来,立刻冲进了卧室。
    康熙却神情安详,已经没有了呼吸。
    ……
    康熙驾崩的消息很快传回了京城,各皇子与朝臣并立刻赶往畅春园。
    胤禛则张罗着赶紧将康熙的尸体送入皇宫,等皇子与朝臣抵达,也顾不得与他们说话,立刻叫上所有人开始忙碌起来。
    当天晚上,一行人将康熙的尸体移入紫禁城。
    等将康熙尸体安置妥当后,所有人顾不得伤心难过,而是全都齐聚藏有康熙传位圣旨的大殿,而在让人取下圣旨之前,其他人下意识转头看向胤禛:作为最后一个与康熙见面的皇子,也只有他最可能知道一些旁人不知道的消息。
    胤禛苦笑:“汗阿玛今日白天确实精神好了一些,也确实与我说了一些话,但多半只是家常琐事,唯有一件……”
    见其他人看向自己,胤禛眼眶通红,“汗阿玛让我代他照顾二哥与弘皙。”
    有那聪明的,几乎立刻从这句话中意识到了什么。
    即便脑子不够聪明的,也在其他朝臣看向胤禛的视线中察觉到了什么,于是朝臣们除了一些铁杆的八爷党、十四爷党等人,竟是纷纷朝着胤禛的方向聚拢了过去。
    这时候,太监也爬到了正大光明匾处。
    他有些惊讶:“诸位皇子、大人,匾后有两道圣旨!”
    “两道?”
    原本已经站到胤禛身后的大臣犹疑起来,但除了极少部分墙头草外,大部分朝臣在慌乱一瞬后仍旧一动不动。
    太监将两道圣旨取下,转交给梁九功。
    梁九功当着所有人的面儿站到大家最前方,等所有人都跪下之后,打开了其中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四子胤禛之母乌雅氏为母不慈,屡次打压胤禛……目无尊卑,不忠不义……着,皇四子之玉碟于即日起记于已逝孝懿皇后佟佳氏名下……为其长子……钦此!”
    所有人:“!!!”
    梁九功再次打开第二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四子胤禛德才兼备,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皇四子胤禛于朕崩逝之后即日继位……钦此!”
    胤禛起身,视线与殿门外的庆复对上,微微松了口气。
    还好,汗阿玛最后将皇位传给了自己,不然……
    之前站到胤禛身后的大臣并十三皇子等人立刻恭请胤禛登上皇位,八皇子胤禩与十四皇子胤禵却面色难看,看着胤禛的眼神更是可怕。
    当所有人山呼万岁的时候,胤禩、胤禵并投靠他们朝臣却牙关紧闭,只是麻木地跟着其他大臣动作。
    但在这种情况下,胤禩与胤禵却突然发现自己身边突然响起了一声极响亮的“万岁”,二人回头一看,竟发现开口的是九皇子胤禟与十皇子胤俄。
    雍亲王府很快得到消息,因为庆复早带了人过来保护胤禛家眷,雍亲王府的人倒是没有受到任何侵扰。
    等传位圣旨公布后,庆复更是亲自带人过来保护雍亲王府。
    福晋等人不敢耽误,一边命人整理雍亲王府的财物与重要物件儿,一边命人仔细盯着,绝不放过任何错漏之处。
    一直到十一月二十日,胤禛正式登基,
    张樱等人才在庆复的护送下入了宫。
    但……
    刚入宫,张樱便听说了一件奇葩事。
    胤禛登基之后甚至都没来得及给福晋、张樱等人晋封,就封了德嫔乌雅氏为仁寿太后。然而乌雅氏并不领情,不但说胤禛已经不是自己儿子,自己不该成为太后,还说——
    “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梦之所期。”【引用】
    而后,拒绝移居宁寿宫。
    第119章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不, 这位“任性”的太后娘娘并不打算就这么放过胤禛。
    胤禛当皇子的时候与朝臣关系并不算好,所以虽然登基,也不得不想法子安抚其他大臣, 而他选择的就是任命胤禩、胤祥、马齐与庆复四个人一起处理他登基前这段时间的杂事。
    胤禩与马齐一派,而胤祥与庆复则是自己人, 就算胤禩想搞事儿也搞不起来, 还能借着他们两人向其他朝臣宣示自己的“宽容”,稳定人心。
    为此, 他甚至封了胤禩与胤祥为亲王, 而被康熙特殊关照的弘皙也得了个郡王。
    原本形式一片大好——
    毕竟这辈子胤禛的皇位来得堂堂正正, 没有一丝可质疑的地方, 而胤禟与胤俄又临阵倒戈,带着一大批拥趸向胤禛表示臣服, 所以即便是胤禩,也因为这种种变故而彻底蛰伏起来,安安心心帮胤禛做事儿, 替他收拢人心,不敢有半点儿异状。
    但就在这时候,乌雅氏拒绝了“仁寿太后”的封号,似乎是担心自己之前说的那句话被封了口,没有太多人知道, 于是她又特意以太后身份下谕旨道——
    “我自幼入宫为妃, 在先帝前毫无尽力之处。将我子为皇帝, 不但我不敢望, 梦中亦不思到。”【引用】
    不说朝野四惊,也有不少仍有异心之人蠢蠢欲动。
    最可气的是,乌雅氏说胤禛当皇帝并非她期望的那句话就发生在康熙驾崩当天, 而她拒绝“仁寿太后”这个封号,就在胤禛登基当天,她拒绝搬去宁寿宫,同样是在胤禛登基当天。
    而她拒绝“仁寿太后”的做法,也相当让人难堪。
    因为朝臣给皇帝行礼之前,要先给太后行礼。然而乌雅氏在朝臣前来向她朝拜的时候,竟直接推辞了——

章节目录

多子多福(清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青青小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青小艾并收藏多子多福(清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