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阿爹哪是会担心她受累。
是他熬不住了,在凭着最后一点气力撑住自己,在等着萧珩来接她走,要亲眼看她出嫁。
他是担心,她一旦到那边去依赖着他,他要勉强分出精力来瞒她哄她,一个不慎,气力不支之下,就再也看不到她成亲了。
“姑娘……。”敛秋察觉到自个儿姑娘神游怔呆的样子,有些儿忐忑和犹豫,“您,没事吧?”
老爷方才换好新衣,突然就又吐血昏厥了过去。
正屋那边乱成一团,大伙儿都说这事得瞒着姑娘,否则这喜事怎么可能还办得成。
可又有人说,这事不如实禀报与姑娘,万一老爷有个三长两短……,姑娘可怎么办。
江总管沉吟片刻,只沉声吩咐备下的几位郎中尽全力施救,至少要让老爷拖到姑娘出嫁,否则一旦姑娘要戴白孝,婚事就得被耽搁。
这一句话便提醒了敛秋。
想着莫不是重华宫阮公那边儿的人,要阻止姑娘顺利嫁与东宫主萧珩,唆使南家二房的人动手,特意要取南家老爷的性命。
一旦老爷没了,姑娘是必得戴白孝不能出嫁的。
好在,在江总管镇住场面,吩咐郎中们施救之后,老爷到底是堪堪醒转了过来。
然而,醒来的第一句话,便是让姑娘暂时不要过去他那边。
可见,老爷也是知道自个儿撑不住了。
南虞沉默得片刻,撑着梳妆台站起身,“敛秋,你不用瞒我,我要过去看看他,就偷偷的去,不让他知道。”
可许是她早上在那边拖的时候太多了,才说完话,园子外头就响起了阵阵热闹的礼花炮响,不一会就有得几位陌生的喜娘进来行福礼,“恭贺姑娘,新郎官已入至南家大门了。”
说着其中有一位便要捧起桌上的金丝缠枝红盖头给她覆上。
这应当便是云中王府提前派来侍候着的喜娘,南虞避让得一下,示意稳冬给她们一人一个红封。
她略回一礼,轻声道:“几位嬷嬷行个好,我阿爹身子不好,红盖头就暂时不用了,让我先到我阿爹那边等着。”
“这……。”几个喜娘面面相觑,哪个新娘子在新郎官来的时候不用红盖头的?只怕夫家也不喜这般不遵守礼规的姑娘。
可捏着手里厚厚的红封又很是犹豫,有一位白胖乎乎的嬷嬷就提醒道:“姑娘若不怕云中王府怪罪,嬷嬷们倒是能行这个方便。”
“无碍,你们放心就是,我也不会让云中王府怪罪于你们。”
似乎为着印证南虞的这句话似的,外头就传来了福满公公哎哟的一道声响。
接着便听到他高声吩咐,“大家都听王妃娘娘的,太贵妃娘娘和王爷都说了,云中王府以后就是王妃来当家作主!”
喜娘们听得一愣,看来传闻果然是真的,云中王极是看重这南家姑娘。
一时间看向南虞的眼神都变得尊敬许多,齐齐福身,“谨遵娘娘吩咐。”
因为云中王府对她这般纵容与接纳,南虞因为自个儿阿爹的病况,时刻怆惶着的一颗心,这才有得了一些凭托。
到得正屋,见阿爹正坐于太师椅上,含着笑意与同样一身大红喜服的萧珩、还有福满公公在说话,她心里就更是放松得许多。
她轻身前去见礼,“阿爹,王爷,福满公公安好。”
萧珩被她的盛装锦华震憾到了。
平日里见她清素打扮惯了,乍见她被这些金饰珠宝包围,却丝毫没有半点的俗气,反而整个人越发的贵气优雅起来,禁不住心头便是与有荣焉。
从此,她便是他的王妃,他的妻。
他起身去握住她手,与她清灵灵的眸眼对望,声音低沉而温柔,“咱们给阿爹行叩礼,感谢阿爹把你养得这么好。”
有仆从将红锦蒲团摆放好,一对新人恭恭敬敬下跪,三叩礼成,南家老爷便已是红了眼眶。
他连连抬手,“好了好了,快起来,别累着我的好女婿和姑娘,礼不用多,爹就盼着你们福泽绵长,双双把日子过好来。”
上辈子,阿爹也是这么盼着她与沈清霖把日子过好,那个时候,也是爹临终前的祈盼了罢。
可她终究没有完成他的愿望。
这辈子,他也是这般叮嘱她与萧珩,可她重活回来的意义,难道就是这样了吗?
就为着能听他说上一句,他对她与萧珩成婚的祝福?
然而,她初初回来之时,目标并不是这样,而是要留住他的性命,让他好好活着。
她又做到了什么?
一切不过是徒劳。
南虞鼻子一酸,泪水就禁不住扑哧而落,膝行前去,拉住他手,“阿爹……是女儿不孝,都是女儿不孝……。”
“傻孩子,你记住,你很好,阿爹这辈子能得你这个女儿,不知有多高兴。”南老爷抬手轻抚她发顶,“我与你阿娘有你这个女儿,是这一辈子最为高兴的事。”
南虞闻言哭得更是泣不成声,正是因为爹和娘都将她视为珍宝,她这般不中用,留不住他们二人的性命,才更是痛恨自己的无能。
萧珩见她这般,心疼的不行,过去俯身搂她入怀,“好了,莫惹阿爹神伤。”
是他熬不住了,在凭着最后一点气力撑住自己,在等着萧珩来接她走,要亲眼看她出嫁。
他是担心,她一旦到那边去依赖着他,他要勉强分出精力来瞒她哄她,一个不慎,气力不支之下,就再也看不到她成亲了。
“姑娘……。”敛秋察觉到自个儿姑娘神游怔呆的样子,有些儿忐忑和犹豫,“您,没事吧?”
老爷方才换好新衣,突然就又吐血昏厥了过去。
正屋那边乱成一团,大伙儿都说这事得瞒着姑娘,否则这喜事怎么可能还办得成。
可又有人说,这事不如实禀报与姑娘,万一老爷有个三长两短……,姑娘可怎么办。
江总管沉吟片刻,只沉声吩咐备下的几位郎中尽全力施救,至少要让老爷拖到姑娘出嫁,否则一旦姑娘要戴白孝,婚事就得被耽搁。
这一句话便提醒了敛秋。
想着莫不是重华宫阮公那边儿的人,要阻止姑娘顺利嫁与东宫主萧珩,唆使南家二房的人动手,特意要取南家老爷的性命。
一旦老爷没了,姑娘是必得戴白孝不能出嫁的。
好在,在江总管镇住场面,吩咐郎中们施救之后,老爷到底是堪堪醒转了过来。
然而,醒来的第一句话,便是让姑娘暂时不要过去他那边。
可见,老爷也是知道自个儿撑不住了。
南虞沉默得片刻,撑着梳妆台站起身,“敛秋,你不用瞒我,我要过去看看他,就偷偷的去,不让他知道。”
可许是她早上在那边拖的时候太多了,才说完话,园子外头就响起了阵阵热闹的礼花炮响,不一会就有得几位陌生的喜娘进来行福礼,“恭贺姑娘,新郎官已入至南家大门了。”
说着其中有一位便要捧起桌上的金丝缠枝红盖头给她覆上。
这应当便是云中王府提前派来侍候着的喜娘,南虞避让得一下,示意稳冬给她们一人一个红封。
她略回一礼,轻声道:“几位嬷嬷行个好,我阿爹身子不好,红盖头就暂时不用了,让我先到我阿爹那边等着。”
“这……。”几个喜娘面面相觑,哪个新娘子在新郎官来的时候不用红盖头的?只怕夫家也不喜这般不遵守礼规的姑娘。
可捏着手里厚厚的红封又很是犹豫,有一位白胖乎乎的嬷嬷就提醒道:“姑娘若不怕云中王府怪罪,嬷嬷们倒是能行这个方便。”
“无碍,你们放心就是,我也不会让云中王府怪罪于你们。”
似乎为着印证南虞的这句话似的,外头就传来了福满公公哎哟的一道声响。
接着便听到他高声吩咐,“大家都听王妃娘娘的,太贵妃娘娘和王爷都说了,云中王府以后就是王妃来当家作主!”
喜娘们听得一愣,看来传闻果然是真的,云中王极是看重这南家姑娘。
一时间看向南虞的眼神都变得尊敬许多,齐齐福身,“谨遵娘娘吩咐。”
因为云中王府对她这般纵容与接纳,南虞因为自个儿阿爹的病况,时刻怆惶着的一颗心,这才有得了一些凭托。
到得正屋,见阿爹正坐于太师椅上,含着笑意与同样一身大红喜服的萧珩、还有福满公公在说话,她心里就更是放松得许多。
她轻身前去见礼,“阿爹,王爷,福满公公安好。”
萧珩被她的盛装锦华震憾到了。
平日里见她清素打扮惯了,乍见她被这些金饰珠宝包围,却丝毫没有半点的俗气,反而整个人越发的贵气优雅起来,禁不住心头便是与有荣焉。
从此,她便是他的王妃,他的妻。
他起身去握住她手,与她清灵灵的眸眼对望,声音低沉而温柔,“咱们给阿爹行叩礼,感谢阿爹把你养得这么好。”
有仆从将红锦蒲团摆放好,一对新人恭恭敬敬下跪,三叩礼成,南家老爷便已是红了眼眶。
他连连抬手,“好了好了,快起来,别累着我的好女婿和姑娘,礼不用多,爹就盼着你们福泽绵长,双双把日子过好来。”
上辈子,阿爹也是这么盼着她与沈清霖把日子过好,那个时候,也是爹临终前的祈盼了罢。
可她终究没有完成他的愿望。
这辈子,他也是这般叮嘱她与萧珩,可她重活回来的意义,难道就是这样了吗?
就为着能听他说上一句,他对她与萧珩成婚的祝福?
然而,她初初回来之时,目标并不是这样,而是要留住他的性命,让他好好活着。
她又做到了什么?
一切不过是徒劳。
南虞鼻子一酸,泪水就禁不住扑哧而落,膝行前去,拉住他手,“阿爹……是女儿不孝,都是女儿不孝……。”
“傻孩子,你记住,你很好,阿爹这辈子能得你这个女儿,不知有多高兴。”南老爷抬手轻抚她发顶,“我与你阿娘有你这个女儿,是这一辈子最为高兴的事。”
南虞闻言哭得更是泣不成声,正是因为爹和娘都将她视为珍宝,她这般不中用,留不住他们二人的性命,才更是痛恨自己的无能。
萧珩见她这般,心疼的不行,过去俯身搂她入怀,“好了,莫惹阿爹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