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识有文化,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发挥作用。
    章小叶不想闲着,就把目光投向了镇卫生院。这是刚刚筹建的,由公社主导,把几家药铺诊所合并在一起,挂上了卫生院的牌子。林记药铺也在其中,林老爷子早早地退休了,药铺伙计就成了卫生院的职工,坐堂的林大夫成了副院长。
    一直以来,农村缺医少药,看病很难。
    老乡们生了病要么挺着,要么寻个偏方。实在熬不住了,才请大夫瞧瞧,抓几剂草药,贵得要死。有了卫生院就不一样了,这是为老百姓服务的,看病不要钱,抓药也很便宜,还能找队里报销。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制定了政策,常用西药不过几分钱,像阿司匹林、青霉素、青大霉素都是国产的,再也不像过去那样被人家卡脖子,牟取暴利。中药草更是常见,做成了药丸子、药膏子,还搞起了中西医结合,走自己的道路。
    集中力量办大事,农村基础医疗开始起步。
    可资源匮乏,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章小叶想去帮忙,发挥自己的所长,就骑车跑到镇子上,找到卫生院的林副院长。
    “呦,小叶子来了!”
    林副院子认得章小叶,还跟他请教过呢。
    “林伯伯,我放假了,想跟着实习……”
    章小叶把来意一说,林副院子点了头。
    卫生院要下去巡诊,送医送药到田间地头,正缺人手呢。小叶子有基础,开过方子把过脉,能派上大用场。不过,这事儿得家长同意才行。
    从卫生院出来,章小叶去邮电所跟娘商量。
    陈水秀看着叶子,既欣慰又担心。
    “叶子,给人家看病是好事,娘不拦你。可有一点,你年纪还小,又是个女孩子,要注意安全,人少的地方不能去,也不要跟男的单独呆在一起……”
    “娘,我都记住了。”
    章小叶不敢马虎,给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她从腰包里拿出一把银针和两瓶子药膏,这是她自己炼制的,一般人还是对付得了的。
    第44章 实习
    *
    第二天, 章小叶去镇卫生院报到。
    林副院长安排她去妇产儿科,给徐大夫打下手。
    徐大夫三十来岁,穿着白大褂, 戴着卫生帽,是院里唯一的女大夫。她见章小叶来了,先板着脸考问了一番。
    “小叶, 这个发汗方子你瞧瞧, 六岁的娃娃能使吗?”
    “徐老师,这个方子能使, 不过, 这一味药得减半, 太过生猛,小娃娃的肠胃受不了……”
    章小叶背了多年药方,又跟着林老先生学了三年, 自然难不倒得她。徐大夫又问了经脉扎针推拿,章小叶对答如流, 还拿出银针照着木偶做了演示。
    “小叶还是很有基础的……”
    徐大夫微微点了点头, 眼神柔和了许多。
    “谢谢老师夸奖!”
    章小叶松了口气, 徐大夫一上来就考问, 很严厉嘛。
    当然, 行医不同于别的,人命关天不敢有丝毫马虎。
    一开始,徐大夫心里是犯嘀咕的,一个十三岁的小娃娃能干啥?她看在林副院长的面子上, 只好收下了。可没想到竟然捡了个宝,小叶子不愧为林老先生的小徒弟啊,天份高, 反应快,很有潜力。
    徐大夫立马安排了工作。
    “小叶,你把这些病例整一整,熟悉一下情况……”
    章小叶接过一摞子病例,都是手写的,有的字迹工整,有的龙飞凤舞的,就像天书。她坐在案前,把病例分门别类编上序号,做着摘要。
    徐大夫送走了病人,过来瞅瞅。
    章小叶正忙着,面前摆着一摞一摞病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做了编号,还贴上标签,一板一眼很是认真。
    徐大夫很满意,这娃娃手脚真够麻利的。
    她找到林副院长,说:“小叶,我收下了,咱院里也不能亏待人家,得按照实习生的待遇……”
    林副院长呵呵笑道:“徐大夫,我明白,这就跟后勤上安排一下……”
    忙了一上午,该吃午饭了。
    徐大夫端着饭盒,说:“小叶,走,跟阿姨去食堂。”
    卫生院有伙房,分为职工饭和病号饭,在两个窗口排队。章小叶大眼一溜,职工饭是杂面馒头和菜粥,病号饭是白面馒头、大米稀饭和青菜烩豆腐,要好很多。
    “崔师傅,这是小叶,来给院里帮忙的……”
    徐大夫一说,大师傅就明白了。他给章小叶打了一份病号饭,碗里堆得冒尖。
    章小叶吃得饱饱的,心满意足。赶在夏天,瓜果蔬菜都下来了,粮食没那么紧张了,吃个小灶也是没啥。
    就这样,章小叶在卫生院挂上了号。
    临下班时,后勤科的王师傅送来了一沓饭票。
    “小叶,这是这个星期的伙食补贴

章节目录

五十年代小奋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金谷飘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谷飘香并收藏五十年代小奋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