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这种精神很值得鼓励……”
    那两个姑娘有点不好意思,陈水秀倒是毫不在意。
    马车上路了,哒哒哒地跑了起来。
    中间休息了两次,一车人昏昏欲睡。
    到县里时,已是黄昏时分。
    马车在县委招待所门口停下来。章小叶醒了,从被筒子里钻出来,就听到有人喊:“小叶子!”她一抬眼,看到长瑜大伯和继业堂哥朝这边挥手。
    “大伯!继业哥!”
    章小叶精神了,赶紧爬下来。陈水秀也抱着继国下了车。
    “弟妹,家里都收拾好了,咱这就过去吧?”章长瑜很客气。
    陈水秀去签了到,跟领队说了情况。领队说只要不耽误学习,可以住亲戚家。看到俩娃娃跟着,就让陈水秀领了一周的饭票和菜票,说饭菜打回去吃也行。
    章长瑜推着自行车,驮着行李去清水巷。他家就在巷子里,离县委招待所不远。
    到了家,李秀云正等着呢,见人来了很热情。
    “水秀姐,快坐下歇歇。”
    陈水秀抱着继国坐下来。李秀云端上热茶,还拿出点心给小叶子吃。
    “大娘,谢谢。”
    章小叶仰着小脸,看着李秀云,一头短发很是利落。她冒出了一个念头,让娘把头发剪了,盘着发髻好看是好看,可显得不大进步。
    吃了饭,陈水秀在西屋安顿下来。
    章小叶东瞅瞅,西瞅瞅,很满意。要说,长瑜大伯家很宽敞,五间大瓦房,带着东西厢房,条件不错。继业堂哥一人住一间,比在老家强多了。
    就在这时,来电了,屋里亮堂堂的。
    “叶子,这就是电灯?”
    陈水秀第一次看到电灯,稀罕得不得了。章小叶也很开心,有了电灯,一下进入了文明社会,有了城市的感觉。
    *
    第二天,章长瑜和李秀云去上班。
    章继业去学校,中午不回来。
    陈水秀抱着建国去县委招待所,章小叶在后面跟着。她提着个小篮子,垫着棉褥子。这是继国的小床,困了就在里面睡觉。
    教室很大,有桌椅板凳,坐了四十多个学员。
    陈水秀抱着继国坐在最后一排,章小叶挤在一旁。上课了,老师在台上讲着,学员们都在记笔记。继国呼呼地睡着,章小叶也眯着眼睛打起了盹。
    一堂课下来,陈水秀先抱着继国出去撒尿,又找个背静地方给娃娃喂奶。继国吃饱了就睡,睡醒了看到娘也不闹人。当然,他要是闹人,章小叶有的是办法对付他。
    到了中午,陈水秀打了饭菜,跟小叶子在食堂吃。午休就去宿舍,歇一会儿。看到那大通铺,章小叶心说,亏得在长瑜大伯家住着,不然,干啥都不方便。
    中午,章长瑜和李秀云在单位吃饭。
    下午下班回来,才做一点吃的。
    不过两天,章小叶发现大伯和大娘懒得很,不喜欢做家务,吃饭也很简单,对付一下就行了。陈水秀把做饭的活儿接过来,一放学就往家赶。收拾完了之后,就坐在台灯下温习。
    章小叶抽空给爹写了一封信,汇报了一下近况。
    就这么过了一个月。
    陈水秀考试通过了,拿到了结业证书。临走前,她带着小叶子去新华书店。章小叶看到第一版《新华字典》摆在柜台上,就让娘买一本。
    “娘,有了这个字典,碰到不会的字就查一查,可方便了。”
    陈水秀握着字典,就像握着一个宝。
    章小叶看到了两本医书,就咬咬牙买下来。一本是《本草纲目》,一本是《千金方》,都是竖版繁体,够她琢磨一阵子的。
    *
    从县里回来,陈水秀变了个样。
    她头发剪了,留着齐刷刷的短发。江玉梅见了,笑得嘎嘎的。
    “秀儿,你这一捣鼓,俺都认不出来了。”
    陈水秀抿着嘴笑了笑。
    这一个月的变化,别说是家里,就连她自个儿都感到惊讶。眼界开阔了,心胸宽广了,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更令她高兴的是,邮电所安排了工作。
    她跟着发电报师傅实习,实习期满就是报务员。这是技术难度较大的工种,比话务员辛苦,可她一点都不害怕。她有《新华字典》,啥都难不倒她。
    陈水秀要去镇子上了,离家远咋办?
    她一咬牙,打算住宿舍。所里有集体宿舍,大通铺,自己带铺盖卷儿。继国就背着,不影响工作就行。
    章小叶很支持,拍着小胸脯打了保票。
    “娘,您去上班,我自个儿在家。”
    江玉梅也说:“秀儿,叶子俺照看着,你就放心吧。”
    一家人对水秀的举动,除了惊讶还是惊讶。
    章怀良不好说啥,长青来信了,说要支持水秀进步,不能拖后腿。章老爷子叨叨着:“怀良啊,俺看长青家的心野着呢……”

章节目录

五十年代小奋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金谷飘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谷飘香并收藏五十年代小奋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