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边太阳光倒是不错,适合种棉花和向日葵。回头我让小吴往这边送点种子过来。”
    黄家庄的向日葵可没少种。
    副食品厂也不只是做薯片,炒货也有。
    之前她就跟陈先生说过,可以把市场放在那些酒馆里。
    啤酒、瓜子、花生这些都可以是看球的零食。
    市场需要一点点的打,消费可以进行引导。
    想要进军高端市场太难了,毕竟人家也不认。
    但是平民阶层的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可挖掘性,而球迷市场的空间更大。
    而事实的确如此,去年的瓜子出口量大增,这让种向日葵的付家庄等村庄有了新的收入,他们不止靠沙棘枣来赚钱。
    戈壁滩这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又长。
    除了特产的长绒棉可以大力发展,如今最好的莫过于种葵花籽。
    “咱们这有多少人?”
    刘冬冬不假思索的回答,“现在有两万多人,不过政委说了,年后还会有差不多五千家属来这边。”
    家属。
    叶英笑了起来,“那他们来的可真是时候。”
    刘冬冬嘿嘿一笑,牛头不对马嘴,“人多了热闹。”
    是啊人多了热闹。
    可是基地这边哪有什么工作岗位呢。
    这些家属们来到这里后就又是一张张要吃饭的嘴。
    得想法子喂饱才是,不然干嘛把人给弄过来呢。
    想填饱肚子,还得自食其力啊。
    五千多人,以工人的家属为主,这些可都是上好的劳动力,用来一起搞建设再合适不过了。
    “赵政委在基地吗?对了他爱人来了没?”
    刘冬冬摸了摸脑袋,“政委在的,不过嫂子还没来,说是年后再过来。英子姐,你找政委有啥事?”
    刚过来不说歇着就四处跑,现在还要去找政委。
    有啥要紧的事?
    “大事,衣食住行,天大的事。”
    第097章 床塌了     “这是豆腐渣工程……
    民以食为天。
    从古至今都是这个道理。
    老话说吃穿住行, 其实先后顺序就能看出其重要性。
    基地这边的粮食主要靠外面供应,本地不怎么产粮。
    也因为太过于依赖外面,供应不及时就导致这边断粮, 工人、战士和研究人员都得饿肚子。
    倒不是不信任其他同志,要知道基地的粮食来源于河西走廊, 而绿洲农场的开辟叶英怎么说也是有功劳的。
    可从那边运输过来太过于麻烦了些, 万一出了差错,基地这么多人都要饿肚子。
    这太过于冒险。
    当地也应该垦荒,起码做到有备无患才是。
    这其中道理,叶英也没藏着掖着,直接跟赵政委挑明了。
    赵政委答应的十分痛快, “那你该折腾的折腾,不过你说的这些家属得过段时间才能来, 这些天可没人帮你。”
    “眼下这时节, 也不指望开荒,我先把附近考察一下,瞧瞧怎么弄再说。”
    垦荒前也得做规划,瞧瞧土质如何, 适合种什么不适合种什么。
    还得研究下当地的气候,看日照时间到底有多少, 降水量又有几分。
    只怕到年后都忙不完呢。
    叶英的话让赵政委想起早些年那会儿,当时的叶英也喜欢折腾, 不过和现在又不一样。
    他笑了笑,“有什么需要的就过来, 我这里随时随地欢迎你。”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政委您可别嘴上说的好听,回头我来找您您就闭门谢客, 这我可不依。”
    “哪能呀?”
    赵政委带着叶英去食堂吃饭,顺带着问起了路上的事情。
    等叶英回到住处的时候,那栋小白楼还没什么人。
    显然,住在这里的研究人员都还在忙活,目前都还没下班。
    ……
    郭文栋和沈清晏是邻居,回到小白楼下时,他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后退了几步这才发现端倪,“你早晨走的时候没关灯?”
    沈清晏摇头,“关了的。”
    “那你那屋的灯怎么亮了?进贼了?”
    这里可是研究基地,怎么可能进贼呢?
    真要是进了什么人,除了间谍不作他想。
    这间谍难道这么蠢?
    大咧咧的就进来了。
    郭文栋决定找木棍,身后的警卫员提醒,“兴许是沈工的爱人来了呢?”
    这话简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小叶同志来了?”
    沈清晏也愣了下,“我不知道。”
    郭文栋被他这回答惊着了,“那小刘呢?”
    你的警卫员去哪里了?
    “他说有点事,跟我请了个假。”
    郭文

章节目录

六零年代假夫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番茄菜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番茄菜菜并收藏六零年代假夫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