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英松了口气,“其实土豆蛮好吃的,真的,我研究了好多土豆的吃法呢,你说我回头给《人民日报》投稿怎么样?”
    欧阳兰撇了撇嘴,“先是拉着全国人民种土豆,又教他们怎么吃土豆,怎么不能耐死你?”
    叶英知道,这位对外贸易部的一员大将这么百忙之中还跟自己打电话,本质还是关心她。
    那建议书一递上去,但凡是消息灵通的都知道,这事跟她有关。
    欧阳兰这般关心,她应该感激才是。
    “那就这么说定了,回头我写信给你,你帮我投稿,可惜我这不是大作家,不然还能挣点稿费什么的。”
    欧阳兰:“……”
    小同志你知不知道,这件事有多凶险?
    夏粮减产这件事本就被有心人士用来攻讦领导人,如今这一封建议书更是让这件事抬上桌面。
    别以为中央不知道,这件事还有沈成钧掺和其中。
    好在递上这建议书的是褚石,他的部队搞农场牧场很有成效,又是值得信赖的老革命。
    有他的担保,不在漩涡之中却又不能免于其中的叶英这才算是被保了下来。
    但倘若下半年风调雨顺,只怕也会有人秋后算账。
    褚石将军不会有事,但叶英就难说了。
    欧阳兰自然不希望叶英出事,可是期盼着下半年闹旱灾来保住叶英?
    这未免太荒唐了些。
    他一时间也是心情凌乱的很,不知道该怎么跟叶英说这件事才是。
    原本宣传部那边李兰书已经在排以黄家庄为原型的相关剧目,可现在也被喊了暂停。
    欧阳兰叹了口气,“这都什么事呀。”
    只是欧阳兰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夏天竟然是这么的燥热,整个七月份只下了一场雨,微微湿润了地表,这湿润度甚至不足半个指节。
    旱情竟然是越发的严重。
    本就少雨水的北方地区只能依靠河渠进行灌溉,而有些地方更是出现了为了争抢水源而发生械斗的事情。
    这消息传到了中央,听主席身边的警卫员说,主席一宿没睡觉,手里的香烟点了又掐灭,反反复复的到了天亮。
    没两天就传出了下乡视察的消息。
    从首都出发到天津,路过河北到山东,再往河南去。
    一开始欧阳兰还以为会去宁县那边一趟,毕竟黄家庄农场也算是学习典型。
    但到了八月份,苏联单方面终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号召援助的专家回国。
    这件事其实早有苗头,早在六月份,苏联就磨磨唧唧的不想提供技术资料了。
    六月下旬更是直接来电表明了态度。
    没有苏联人的帮助,他们自己能造出蘑菇蛋?
    这件事震动了党中央,再加上夏粮减产,可谓雪上加霜。
    一边是国防,另一边是农业生产。
    立国之柱石和生存之根本。
    这二者并不冲突,但同时出现问题,让这个新生的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十分之艰难。
    因为苏联人撕毁协议,主席到底没有继续西行。
    欧阳兰也顾不上替叶英遗憾,苏联这次和他们撕破脸,往后他们部门创汇还要更小心才是。
    而远在宁县的叶英也隐隐听到了这个消息。
    毕竟苏联援助的工业项目可不止一个两个。
    一百多个项目好多专家呢。
    不过国与国之间就这样,利益关系不能再维系那就只好撕破脸。
    国家外交事宜,并没有叶英的发挥空间。
    她很是认真的培育着那一小块地的土豆和红薯,小心到让曹秀芬觉得像是在照顾刚出生的孩子。
    “英子,你这些红薯有什么讲究?”
    “个头大!”
    曹秀芬:“……”
    “个头大产量高嘛。”
    叶英也没辙啊,红薯的嫁接十分困难,她也找不到合适的品种。
    土豆倒是稍微好一些,毕竟人工授粉嘛,有可操作空间。
    曹秀芬呵呵一笑,“咱们中午蒸地瓜叶子吃。”
    “好呀,多弄点蒜汁,大姐你再弄完面糊糊,里面多放点辣椒,好吃。”
    曹秀芬:“……”
    她怎么忘了这就是个吃货呢?
    不过能吃是福啊,总比挨饿受冻好。
    红薯和土豆的生长周期都不算长,夏收结束后连忙种植,等到九月底就到了收获的季节。
    农场里的那几台挖土豆机派上了用场,这边刚挖出来,就又有新的土豆块茎丢了进去。
    叶英试着想要再种一些,这多少有点冒险。
    但只要一亩地里能有五百斤的产出,这也值了!
    这次叶英没再写建议书递交到中央,事实上不用她开口,种植经验丰富的老农民已经开始了新一波的种植。
    经历了中重度旱灾的

章节目录

六零年代假夫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番茄菜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番茄菜菜并收藏六零年代假夫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