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搬家是晚上搬的,没办法白天凤爹娘都要上工。
没粮食了,两人现在可稀罕工分了。
凤爹在大队借了五十斤高粱米。
到秋收分粮食要扣的,这叫丁吃卯粮,她们能不着急么。
卖布这事让凤爹停了,至少年前他不准备再做了。
整个县城供销社一段时间内的瑕疵布是有定量的,因为他要盖房子还人情,这段时间从供销社弄的布就有点多。
凤爹知道这是人家在让他呢。
可做人得要脸,他要是还那么贪心,供销社那些人对他没了好印象,那就没有以后了,也会让宋哥难做的。
所以他得停手,而且时间还不能短,这段时间他还得继续溜须人家。
其他来钱道还有卖鞋垫、卖鸡蛋,现在天头还热呢,鞋垫也卖不太出去。
至于卖鸡蛋也不行,家里的母鸡少了一只,盖房子待客杀了,一天好的时候能收三个鸡蛋。
看着挺多的,可是两个娃爱吃煎蛋,几乎隔一天就给她们做一回。
小龙小凤还孝顺,自己吃还不行,还得全家一起吃,那就要多煎一两个,剩不下啥。
想来想去,只能老老实实挣工分,所以连搬家凤爹娘都不舍得耽误工。
家里几样大件,木箱子、木桌子还有蓝凤的大草垫子。
垫子放最底下,不怕压。
木桌子倒放,省得把桌子腿弄坏了。
木箱子要摞起来放,省得占地方。
被褥、衣服啥的尽量都装进木箱子里。
盆盆碗碗的也套着放,怕碎的只能用手拿着。
大铁锅也被凤爹薅起来了,这也算家里重要的大件,可不能马虎。
因为铁锅已经是焗过的,凤爹怕破了,所以都没舍得放牛车上,自己一直捧着。
难搬的是活物,就是家里的三只母鸡,好在已经进笼子了,直接把笼子都带走就好了。
这个是凤娘拎着的,蓝凤有些不敢,主要是母鸡叫的太凄厉了,她怕它们伸嘴叨人。
蓝爷爷、蓝奶奶也都帮着拿东西,别看平时觉得家里挺穷的,这也没有那也缺的,可是一搬家就发现零碎的特别多,家里的柳条筐、芦苇筐就不少。
好在人也多,再加上主力牛车,倒是一下子就搬完了。
“爹娘,大哥、二哥,明个准备准备,后个过来吃饭。”这顿饭就不请外人了,但也得请请家里人。
让家里人认认门的意思。
“老三都住上大房子了,请客得有好饭,这些天真没少耽误活。”蓝大伯娘给话听。
这回凤娘没回嘴,毕竟大房后来天天过来帮忙的。
这让凤爹娘很是诧异呢。
毕竟就送了不点土坯,他们还没收,就以为两家慢慢关系就淡了呢。没成想她们两口子会主动来帮忙。
虽然这个帮忙不会耽误工。除了她们两口子,其他人都是趁早晚或是中午来干活的,哪有老请假的,队长那也不会批的,这多人都请假队上的活谁干。
主家请吃饭就是指晚上一顿,谁白天、晚上过来干活,谁就可以吃。
有那种就帮着干一早上,然后有事就不来了,一般要脸面的都不会过来吃饭的。
不过主人家得记得,多是要上门请请,实在不来就算了。
所以农村的人情往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蓝奶奶瞪了大儿媳妇一眼,懒得骂她,毕竟是在小儿子的新房里,“别着急,都是家里人,谁也不挑这个,你们好好安顿。”
“我知道,娘。”凤爹应了。
他是有好多事,得了新房基地,他就有了新的自留地,家里的自留地加上院墙里的地,还有边角旮旯,正经不少地呢。
他准备都种上白菜、萝卜,在上冻前能勉强收一茬。
自家吃不了,可以给宋哥他们送些。
城里连吃大白菜也得凭票买,也是不容易。
明年就可以种黄豆、土豆、地瓜啥的。
种黄豆是因为可以换豆油,有了土豆、地瓜就饿不死人。
至于种菜就在边边角角就成,都给利用上。
作者有话要说: 美妞们晚安,我明白捉虫啊。
花玻璃那个听家里老人说的,没查到资料…
第五十九章 鱼篓
搬了新家, 稍微安顿一下天就黑了。
凤爹早就买了煤油灯,家里也有二俩煤油。
但是也没点, 因为要安铁锅,所以要烧火。
厨房很亮堂。
家里两口灶坑, 只有一个铁锅, 另一个灶台口放的是陶罐。
蓝凤以为安锅得挺难的, 其实看着凤爹操作很简单。
就是把铁锅往上一放, 转悠两下,这样做可能是在找平衡, 也在看铁锅和灶台口子多大, 一会要抹稀泥。
就是在门口挖的土和上水, 直接上手搅和,捧着稀泥往铁锅边一抹,四周都抹到了,不能漏风,要不然烧火的时候灶坑该冒烟了。
搭好铁锅就得做晚饭了, 顺便烧火把泥巴烘干。
时间太晚了, 也不能做啥了,煮了点玉
没粮食了,两人现在可稀罕工分了。
凤爹在大队借了五十斤高粱米。
到秋收分粮食要扣的,这叫丁吃卯粮,她们能不着急么。
卖布这事让凤爹停了,至少年前他不准备再做了。
整个县城供销社一段时间内的瑕疵布是有定量的,因为他要盖房子还人情,这段时间从供销社弄的布就有点多。
凤爹知道这是人家在让他呢。
可做人得要脸,他要是还那么贪心,供销社那些人对他没了好印象,那就没有以后了,也会让宋哥难做的。
所以他得停手,而且时间还不能短,这段时间他还得继续溜须人家。
其他来钱道还有卖鞋垫、卖鸡蛋,现在天头还热呢,鞋垫也卖不太出去。
至于卖鸡蛋也不行,家里的母鸡少了一只,盖房子待客杀了,一天好的时候能收三个鸡蛋。
看着挺多的,可是两个娃爱吃煎蛋,几乎隔一天就给她们做一回。
小龙小凤还孝顺,自己吃还不行,还得全家一起吃,那就要多煎一两个,剩不下啥。
想来想去,只能老老实实挣工分,所以连搬家凤爹娘都不舍得耽误工。
家里几样大件,木箱子、木桌子还有蓝凤的大草垫子。
垫子放最底下,不怕压。
木桌子倒放,省得把桌子腿弄坏了。
木箱子要摞起来放,省得占地方。
被褥、衣服啥的尽量都装进木箱子里。
盆盆碗碗的也套着放,怕碎的只能用手拿着。
大铁锅也被凤爹薅起来了,这也算家里重要的大件,可不能马虎。
因为铁锅已经是焗过的,凤爹怕破了,所以都没舍得放牛车上,自己一直捧着。
难搬的是活物,就是家里的三只母鸡,好在已经进笼子了,直接把笼子都带走就好了。
这个是凤娘拎着的,蓝凤有些不敢,主要是母鸡叫的太凄厉了,她怕它们伸嘴叨人。
蓝爷爷、蓝奶奶也都帮着拿东西,别看平时觉得家里挺穷的,这也没有那也缺的,可是一搬家就发现零碎的特别多,家里的柳条筐、芦苇筐就不少。
好在人也多,再加上主力牛车,倒是一下子就搬完了。
“爹娘,大哥、二哥,明个准备准备,后个过来吃饭。”这顿饭就不请外人了,但也得请请家里人。
让家里人认认门的意思。
“老三都住上大房子了,请客得有好饭,这些天真没少耽误活。”蓝大伯娘给话听。
这回凤娘没回嘴,毕竟大房后来天天过来帮忙的。
这让凤爹娘很是诧异呢。
毕竟就送了不点土坯,他们还没收,就以为两家慢慢关系就淡了呢。没成想她们两口子会主动来帮忙。
虽然这个帮忙不会耽误工。除了她们两口子,其他人都是趁早晚或是中午来干活的,哪有老请假的,队长那也不会批的,这多人都请假队上的活谁干。
主家请吃饭就是指晚上一顿,谁白天、晚上过来干活,谁就可以吃。
有那种就帮着干一早上,然后有事就不来了,一般要脸面的都不会过来吃饭的。
不过主人家得记得,多是要上门请请,实在不来就算了。
所以农村的人情往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蓝奶奶瞪了大儿媳妇一眼,懒得骂她,毕竟是在小儿子的新房里,“别着急,都是家里人,谁也不挑这个,你们好好安顿。”
“我知道,娘。”凤爹应了。
他是有好多事,得了新房基地,他就有了新的自留地,家里的自留地加上院墙里的地,还有边角旮旯,正经不少地呢。
他准备都种上白菜、萝卜,在上冻前能勉强收一茬。
自家吃不了,可以给宋哥他们送些。
城里连吃大白菜也得凭票买,也是不容易。
明年就可以种黄豆、土豆、地瓜啥的。
种黄豆是因为可以换豆油,有了土豆、地瓜就饿不死人。
至于种菜就在边边角角就成,都给利用上。
作者有话要说: 美妞们晚安,我明白捉虫啊。
花玻璃那个听家里老人说的,没查到资料…
第五十九章 鱼篓
搬了新家, 稍微安顿一下天就黑了。
凤爹早就买了煤油灯,家里也有二俩煤油。
但是也没点, 因为要安铁锅,所以要烧火。
厨房很亮堂。
家里两口灶坑, 只有一个铁锅, 另一个灶台口放的是陶罐。
蓝凤以为安锅得挺难的, 其实看着凤爹操作很简单。
就是把铁锅往上一放, 转悠两下,这样做可能是在找平衡, 也在看铁锅和灶台口子多大, 一会要抹稀泥。
就是在门口挖的土和上水, 直接上手搅和,捧着稀泥往铁锅边一抹,四周都抹到了,不能漏风,要不然烧火的时候灶坑该冒烟了。
搭好铁锅就得做晚饭了, 顺便烧火把泥巴烘干。
时间太晚了, 也不能做啥了,煮了点玉